[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4218.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晓;侯隽;刘辉;仇逸;汪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输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无线输电技术领域的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输电系统包括磁耦合谐振输电模块、控制器、开关驱动器;磁耦合谐振输电模块包括直流电压源、全桥逆变器、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能量接收谐振电路、不可控桥式整流器、滤波电容Cf、负载RL;全桥逆变器与直流电压源以及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连接;能量接收谐振电路与能量发射谐振电路以及不可控桥式整流器连接;滤波电容Cf与负载RL并联后,与不可控桥式整流器连接;全桥逆变器与不可控桥式整流器均与开关驱动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直流电压源、负载RL、开关驱动器以及全桥逆变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无线输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能传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在低功耗电子设备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主流采用的磁场感应功率转移(MFIPT)以及电场感应功率转移(EFIPT)相比,磁耦合谐振WPT(MCR-WPT)对方向不敏感,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因此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如何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大化是WPT系统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还需要对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控制。然而,负载阻抗和谐振器在WPT系统中的位置是可变的,将使最大功率点和最大效率点呈现动态变化;由于开环系统的行为多变,会降低WPT系统的稳定性。
传统上存在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MCR-WPT系统负载和互感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等效负载理论,该方法存在实时识别和信号采样困难的缺点,因为需要对高频交流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而一般设备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时,该方法只能在模型参数已知且固定的情况下使用,实验结果与参数设置有很大的关系,一旦这些参数偏离实际参数,实验结果就会有很大偏差,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实现提升无线输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进而提升电能传输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实现提升无线输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进而提升电能传输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输电系统,包括一磁耦合谐振输电模块、一控制器以及一开关驱动器;
所述磁耦合谐振输电模块包括一直流电压源、一全桥逆变器、一能量发射谐振电路、一能量接收谐振电路、一不可控桥式整流器、一滤波电容Cf以及一负载RL;
所述全桥逆变器的一端与直流电压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连接;所述能量接收谐振电路的一端与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不可控桥式整流器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f与负载RL并联后,与所述不可控桥式整流器连接;
所述全桥逆变器与不可控桥式整流器均分别与开关驱动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直流电压源、负载RL、开关驱动器以及全桥逆变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全桥逆变器包括一开关管S1、一开关管S2、一开关管S3以及一开关管S4;
所述开关管S1的一端与直流电压源的正极以及开关管S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S2以及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管S2与直流电压源的负极以及开关管S4连接;所述开关管S3与开关管S4以及能量发射谐振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