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3256.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80/00;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采集 患者 体质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患者体质监测,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端、患者端和医生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生理数据存储模块、天气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向患者端发送生理数据的生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呼吸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心跳频率的心跳监测模块,用于将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打包发送至患者端的数据打包发送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及时掌握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无法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患者体质监测,具体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脑中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神经性疾病,由脑部突发血运障碍而导致,部分患者会出现意志障碍,脑中风的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013年的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世界大会的公开资料表明,我国拥有约700万脑中风患者,这些患者中约有70﹪-80﹪留下残疾后遗症。
随着近些年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脑中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明显提升,但患者治疗后仍伴随肢体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迫切需要康复治疗。临床实验表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训练(包括心理疏导、吞咽功能训练和Bobath握手训练)的中风患者在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上明显高于只采用普通护理的患者,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脑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脑中风患者后续的康复过程较长,需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体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以保证后续康复过程中医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且能够针对性地给出康复意见和康复措施。此外,脑中风患者对天气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如何能够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及时掌握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健康状况、无法针对天气环境因素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监测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数据采集的患者体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端、患者端和医生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生理数据存储模块、天气环境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向患者端发送生理数据的生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呼吸频率的呼吸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患者心跳频率的心跳监测模块,用于将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天气环境因素打包发送至患者端的数据打包发送模块;
所述患者端包括用于接收生理数据和打包数据并发送至医生端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存储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的数据对比监测模块,以及用于根据对比监测结果生成报警信息的报警信息生成模块;
所述医生端包括用于向患者端配置正常生理数据的正常数据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数据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价的健康评价模块,以及用于存储健康状况评价形成健康档案的健康档案建立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对比监测模块对接收生理数据、正常生理数据进行对比监测;
当存在接收生理数据与正常生理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时,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根据超过阈值的接收生理数据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否则,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
优选地,当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不生成任何报警信息时,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发送至医生端;
当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模块生成相应的报警信息时,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将接收生理数据、报警信息打包发送至医生端。
优选地,医生通过所述健康评价模块对数据发送模块发送的生理数据、报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并发送至患者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动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