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车)内环境中去除甲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1175.1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3/33 | 分类号: | A62D3/33;B01D53/72;B01D53/78;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环境 去除 甲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室(车)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治理技术,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其方法为:先关闭门窗及通风设备,清扫家具器物表面的灰尘颗粒,然后向其表面均匀喷洒涂覆本发明使用的高效除甲醛喷剂,待其自然渗透干燥后再向室(车)内空气均匀喷洒该喷剂,待其自然沉降分布到全部室(车)内空间即可完成去除甲醛工作。其优点为:无需复杂的设备或工具、操作简便、见效快、效果持续时间长、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多种室内环境(包括住宅、公共场所、车辆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室(车)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的治理技术,其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材、纺织、印染等行业,其下游产品主要有“三醛”胶粘剂(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聚甲醛、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乙二醇、季戊四醇、吡啶及其化合物等。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甲醛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主要应用于木材加工行业的脲醛树脂胶是甲醛最大的下游产品市场, “三醛”胶粘剂作为甲醛的传统应用领域,未来仍将维持其消费主导地位。
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内板材和家具的释放,以甲醛为主要原料制造的酚醛树脂和脲醛树脂是人造板常用的胶粘剂,同时可以提高板材的硬度以及增强防虫防腐能力;油漆涂料等会添加甲醛作为防腐防霉剂;布艺类家具在生产过程亦会添加甲醛作为助剂以提升抗皱和阻燃性能。在装修及使用过程中家具、墙面、地板、布艺等均会持续向室内环境释放甲醛。
汽车内部空间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各种内饰材料,包括座椅、靠垫、脚垫、地毯、顶棚等物品中使用的的皮革、塑料、纺织品、发泡海绵等,由于汽车内部空间狭小且长期处于密闭状态,从而导致内饰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聚积,夏季高温条件亦会加剧甲醛的释放。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时会出现严重的呼吸道不适、眼部刺激等生理不适现象。长期接触甲醛气体,会出现头痛、乏力、皮炎、湿疹、肿胀等症状。室(车)内空气甲醛污染存在普遍性、严重性、持久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长期居住工作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人体健康会受到极大的危害。
我国有若干项现行关于限制室(车)内甲醛污染的国家标准,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浓度限值也不尽相同。其中,《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中规定I类和II类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甲醛含量限值分别为0.07 mg/m3和0.08 m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和《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中规定各类住宅及公共场所室内甲醛浓度限值为0.10 mg/m3;《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和《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GB/T 17729―2009)中规定了9座以下小型客车及大型客车内部空间的甲醛含量限值分别为0.10 mg/m3和0.12 mg/m3。
以往关于降低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多侧重于改进家具板材使用的胶粘剂,或采用贴面封边的方式减缓甲醛的释放速率;亦有使用甲醛捕捉剂或甲醛吸附剂来吸附释放到空气中的甲醛;亦有通过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去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此外,现阶段市售常见的室内环境除甲醛喷剂多数为光触媒类,使用条件较为严苛(需要短波长可见光),且见效慢(需要7天以上时间)。
上述方法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治标但不治本,仅能对释放到空气中的甲醛进行治理,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去除室内空气中既有的甲醛,而且可以有效去除板材家具中游离的甲醛,从源头上解决室(车)内环境甲醛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阶段室内空气除甲醛方法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去除室(车)内空气中甲醛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车)内环境中去除甲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