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生产过程中回收粗乙二醇近共沸杂质的分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8490.9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峰;刘俊涛;孙凤侠;龚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9/12;B01D67/00;C07C31/20;C07C29/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彭晓玲;张宝香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生产过程 回收 乙二醇 近共沸 杂质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分离装置,用于分离聚酯生产过程所回收的粗乙二醇中的近共沸杂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含有复合膜的复合膜单元,所述复合膜包含基膜以及附在基膜表面的复合层;
所述分离装置在复合膜单元之前设有杂质预处理单元,所述杂质预处理单元包括:
混合加热单元,用于粗乙二醇与反应助剂的混合加热;
反应单元,用于提供粗乙二醇与反应助剂的反应场所;以及
冷却单元,用于冷却粗乙二醇与反应助剂的反应产物;
所述复合膜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配制多元胺溶液、多元酰氯溶液;
S2)将基膜在多元胺溶液中浸渍,刮去游离液,得到胺改性基膜;
S3)将步骤S2)的胺改性基膜在多元酰氯溶液中浸渍,刮去游离液后干燥、洗涤得到复合膜;步骤S1)所述多元胺溶液中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胺和三乙二醇作为结构调节助剂;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为0.4%~1%,乙二胺质量浓度为2%~5%,三乙二醇质量浓度为5%~10%;
步骤S1)所述多元酰氯溶液中包括1,2-辛二醇;所述1,2-辛二醇质量浓度为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由多元胺以及多元酰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厚度为20~50µm,复合层厚度为3~5µ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基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道尔顿;复合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500道尔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为对苯二甲胺、邻苯二甲胺、间苯二甲胺、均苯三甲胺、对苯二乙胺、邻苯二乙胺、间苯二乙胺、均苯三乙胺、对苯二丙胺、邻苯二丙胺、间苯二丙胺、均苯三丙胺、哌嗪、4-哌嗪哌啶、高哌嗪、2,2'-联吡嗪或2-甲基哌嗪,或以上组分的衍生物,或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为对苯二甲胺、邻苯二甲胺、间苯二甲胺、均苯三甲胺、对苯二乙胺、邻苯二乙胺、间苯二乙胺、均苯三乙胺、对苯二丙胺、邻苯二丙胺、间苯二丙胺或均苯三丙胺中一种或多种组分与哌嗪、4-哌嗪哌啶、高哌嗪、2,2'-联吡嗪或2-甲基哌嗪中一种或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溶液中,多元胺的质量浓度为2%~5%,其余组分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均苯三甲酰氯、间苯二乙酰氯、对苯二乙酰氯、邻苯二乙酰氯、均苯三乙酰氯、戊二酰基二氯、壬二酰氯、丙二酰氯、草酰氯、己二酰氯、1,7-庚二酰氯、1,8-二辛酰氯、4,4'-二酰氯二苯醚或1,4-环己二酰氯,或以上组分衍生物,或其中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酰氯为间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均苯三甲酰氯、间苯二乙酰氯、对苯二乙酰氯、邻苯二乙酰氯、均苯三乙酰氯中一种或多种组分与戊二酰基二氯、壬二酰氯、丙二酰氯、草酰氯、己二酰氯、1,7-庚二酰氯、1,8-二辛酰氯、4,4'-二酰氯二苯醚、1,4-环己二酰氯中一种或多种组分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酰氯溶液中多元酰氯的质量浓度为0.3%~1.5%,其余组分为烷烃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基膜在多元胺水溶液中浸渍时间为3~8分钟,浸渍温度为25±4℃;步骤S3)所述的胺改性基膜在多元酰氯溶液中浸渍时间为5~20秒,浸渍温度为25±4℃;干燥温度为100℃~130℃,干燥时间为5~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84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