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汇流带间距可调型光伏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6852.0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景昌忠;林剑河;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8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间距 可调 型光伏 模块 | ||
一种汇流带间距可调型光伏模块。涉及光伏器件,尤其涉及对光伏旁路二极管模块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多种光伏组件应用场景,满足不同汇流带连接间距要求的汇流带间距可调型光伏模块。包括极片一、极片二、芯片、跳线和封装体,在所述极片一上开设有汇流孔一,在所述极片二上开设有汇流孔二,所述极片一、芯片、跳线和极片二依次连接,构成二极管电路,所述极片一设有极片一接线区、极片一封装区和贯穿所述封装体的极片一伸出区,所述芯片设在所述极片一上的极片一封装区,所述汇流孔一开设在所述极片一伸出区上;所述极片二具有延伸入所述封装体的极片二支臂。本发明产品散热好,过电流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器件,尤其涉及对光伏旁路二极管模块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石化能源是一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由于这种能源不可再生,产生较大污染,再加上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所以开发清洁能源的任务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太阳能就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实现太阳能向电能的重要转换是光伏发电组件,其内部的电池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生伏特效应,从而输出电能。当其中有一片电池片被遮挡时,这片电池片不发电就作为负载消耗其他电池片产生的电能,时间过长必然导致组件烧毁。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组件整体不被损坏,必须在其两端并联一颗旁路二极管,被遮挡时让电流从二极管正向流过,从而保护组件。
光伏旁路二极管安装在接线盒中,能够保护组件在发生光斑效应时不被损坏,当二极管启动时,组件的短路电流(Isc)从二极管正向流过,二极管会产生温升。早期在组件功率较小时(200W-300W),常规的二极管即可满足温升条件(二极管结温Tj≤200℃),但为了尽快实现平价上网,各大组件厂家推出了高功率组件(400-500W),从而降低度电成本。高功率组件集成各种新的技术,包括半片、叠瓦、双玻双面等,与传统的组件相比,最明显的就是短路电流(Isc)明显上升,加上设计时需要留足安全系数,导致接线盒报备电流达到25A,最高甚至达30A(传统接线盒报备电流15A左右),所以对二极管的温升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模块二极管具有过电能力强,散热性好等优点,很好地满足了大电流的条件,但传统模块的结构形式一直以来如图6所示,汇流带穿孔(即汇流孔一11、汇流孔二41)分布于塑封本体(封装体2)两侧,汇流孔一11和汇流孔二41之间的间距A受控于封装体2本体的尺寸,无法与组件客户的要求相匹配,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当组件要求两汇流孔间距≤10mm时,芯片的封装距离不够,无法封装;
2、超大电流(20A以上)的产品间距设计过大,不符合客户要求,常规光伏模块无法连接;
3、不同间距的模块产品外形不一,导致产线投资巨大,成本高昂。
对前述汇流带与穿孔解释如下:
汇流带是指组件焊带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输出太阳能组件所发出的电能,并与接线盒内的旁路二极管进行连接,保护组件不受热斑的损坏。
穿孔是指旁路二极管模块导电片(即两个极片)的开孔,可以穿过汇流带并焊接实现组件与旁路二极管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适应多种光伏组件应用场景,满足不同汇流带连接间距要求的汇流带间距可调型光伏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极片一、极片二、芯片、跳线和封装体,在所述极片一上开设有汇流孔一,在所述极片二上开设有汇流孔二,所述极片一、芯片、跳线和极片二依次连接,构成二极管电路,所述极片一设有极片一接线区、极片一封装区和贯穿所述封装体的极片一伸出区,所述芯片设在所述极片一上的极片一封装区,所述汇流孔一开设在所述极片一伸出区上;
所述极片二具有延伸入所述封装体的极片二支臂,所述极片二支臂与所述极片一伸出区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极片一伸出区的长度为汇流孔一宽度的2-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6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钮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对辊式医用药品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