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7000系铝合金直冷半连续铸锭的分级间歇停顿式起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4314.8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邢清源;臧金鑫;于海军;伊琳娜;杨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11/22;C22C2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7000 铝合金 直冷半 连续 铸锭 分级 间歇 停顿 式起铸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高合金化7000系铝合金直冷半连续铸锭的分级间歇停顿式的起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①起铸后,当铸造长度达50~60mm时,采取第一级停顿2~5s;②继续铸造,当铸造长度达90~100mm时,采取第二级停顿2~5秒;③继续铸造,当铸造长度达115~125mm时,采取第三级停顿2~5秒;本发明适用于直径Φ280~520mm的铸造圆锭,截面积(280~320)×(880~920)mm的铸造扁锭;本发明采用分级间歇停顿式起铸工艺,解决了高合金化7000系铝合金直冷半连续铸锭的热裂和冷裂问题,大幅度提升了铸锭成型的成功率,降低成本,为后续的冷热加工提供高品质的直冷半连续铸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高合金化7000系铝合金直冷半连续铸锭的分级间歇停顿式的起铸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超高强铝合金(7000系)在航空、航天、兵器等多个领域,被广泛用于结构件和轻质部件的制备。随着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材料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严苛。该系列铝合金主要通过提高Zn、Mg、Cu等元素的含量,并调控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进一步提高合金性能,因此高合金化是该系列铝合金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是,高合金化,尤其是较高的Zn、Mg、Cu元素含量,将为合金母锭的铸造带来较大的挑战。合金化程度越高,合金母锭在直冷半连续铸造过程中的热裂和冷裂倾向越大,严重降低铸造成功率,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在直冷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发生的开裂,大部分是由于铸造起始阶段,较热的合金熔体接触到结晶器和结晶底座后,迅速凝固收缩,在铸锭底端的内外部形成微裂纹,并随着铸造的进行,内应力的提高,使得微裂纹扩展,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开裂。因此,如何解决高合金化7000系铝合金直冷半连续铸锭的开裂问题,成为获得高品质合金母锭的关键。
近些年来,针对上述的题的解决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传统的“铺底式浇铸法”,即在浇铸之前,先向结晶器内和结晶底座上浇入熔融态的纯铝,达到固液混合态后,再浇铸目标的合金熔体,此方法的意义在于通过纯铝自身的较高韧性,使得合金铸锭底部凝固一层纯铝“外衣”,来遏制裂纹的扩展,但该方法不仅操作麻烦,且不可避免纯铝的浪费;二是通过调整合金铸锭铸造稳定阶段的工艺参数(冷却水量、铸造速度等),来实现降低凝固过程残留的内应力,降低裂纹扩展的倾向,但是通常情况下,工艺参数窗口较窄,且需要大量的试制工作才能确定。而针对合金起始阶段的工艺参数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据资料记载:《全国第十五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铝合金半连续直冷铸造技术的研究进展》所述,铝合金半连续铸造时铝加工产业链的前端和关键基础环节,经过了传统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造、矮槽铸造等多项技术的逐渐进步,某些软铝合金的生产已经达到了相当稳定的程度,但是有些大规格硬铝合金铸锭,我国还不能稳定批量生产。这是由于软铝合金自身的材料特性所致,相比于硬铝合金,其内应力的形成、存储和释放,均有明显的不同。而高合金化7000系铝合金属于硬铝合金的典型代表合金系,强度高,内应力大,已释放形成裂纹。《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文集中《调整铸造应力防止铸锭裂纹》所述,几乎所有的变形铝合金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纹倾向,铸锭裂纹是合金锭主要报废原因之一。文中从减小铸造热应力、使应力均匀分布、提高铸锭底部抗拉应力的能力和减小铸锭底部应力等7个方面,对现有主要技术手段进行了介绍。其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在铸锭底部浇纯铝铺底以外,其他都集中在应力的控制方面,而针对裂纹萌生阶段的控制,也依然沿用传统的纯铝铺底手段。《铝加工》杂志2019年第1期曾刊载了一篇论文《7449铝合金的半连续铸造工艺分析设计》。此文针对Al-8Zn-2.3Mg-1.8Cu的7449铝合金直径Φ310mm的直冷半连续圆锭的工艺设计开展研究,通过合适的工艺参数设计,获得的铸锭具有良好的内外部质量。但是,此文所研究合金的合金化总量约为12%,距离前沿研究的高强、超高强铝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还有差距;此外,直径Φ310mm的铸造圆锭尺寸相对较小,仍需开展更大尺寸规格和种类(圆锭、扁锭)的研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板铺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背光源铝基板的V穿和激光切割复合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