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选择辅节点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910.4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森;信金灿;孙震强;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选择 节点 方法 基站 通信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选择辅节点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一测量目标的第一测量结果后,缓存第一测量结果并启动定时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测量目标的第二测量结果、且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通过核心网控制面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信息,其中切换请求信息中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在接收到第二测量结果、且定时器未启动的情况下,通过核心网控制面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信息,其中切换请求信息中仅包括第二测量结果,以便第二基站根据切换请求选择对应的辅节点。本公开能够有效降低辅载波配置的控制面时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选择辅节点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5G网络中存在NSA(Non-Stand Alone,非独立组网)和SA(Stand Alone,独立组网)两种组网架构。在5G部署初期许多运营商选择了采用NSA部署的方式,后续根据业务发展需求NSA基站会逐步升级到SA。为了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在相关技术中引入了SA到EN-DC(EUTRA-NR Dual Connection,EUTRA和NR双连接)的直接切换过程。在切换过程中,源侧可将终端的测量消息或者切换原因(如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Fallback(回落))等辅助信息通过接口发送给目标侧的锚点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基站。LTE基站根据终端能力、辅助信息(这里还可包括覆盖关系)等确定是否需要添加一个NR(New Radio,新空口)基站作为SN(Secondary Node,辅节点)小区,并将MN(Master Node,主节点)和SN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源侧基站。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加快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添加过程,采用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释放时指示终端继续按照源侧的配置进行测量,并在重新接入时将测量结果上报网络,从而节约了添加辅载波的时延,目前在NR协议中仅支持空闲态和非激活(inactive)状态的测量,在这些状态下终端侧可以维持SCG的配置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
在LTE SON(Self-Organized Network,自组织网络)过程中,终端可以在重建立或者无线链路失败过程中记录同频的测量结果,并在重建立后在RRC建立过程中指示网络其所具有测量结果。网络侧通过RRC消息指示终端进行测量结果的上报,并将该测量结果用于后续的优化过程。
根据相关技术中的NR协议,一个测量对象仅对应一个频点信息,因此通常采用两条不同的消息为终端配置异系统、异频和同频测量。此外NR协议对于终端上报和测量一个目标小区的时延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即使在覆盖条件相同的情况,两条测量结果同时生成的概率也不高。按照目前的规范和实现,终端侧上报异系统和同系统的测量结果都采用两条消息进行分别上报。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从SA到NSA的切换难以触发,这是由于目标侧缺少足够的辅助信息确定终端是否需要在切换后配置为双连接或者采用单连接到单连接切换。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如下:
-无法准确确定SN的添加小区:若LTE基站基于覆盖和业务关系进行盲配,如通过EPS Fallback产生的回落或者纯覆盖关系,以确定目标SN小区。但是在覆盖关系较为复杂的区域时,该方法存在着干扰较大或者信号较差等问题,从而导致切换后出现删除SCG等情况。
-基于单连接到单连接切换再回到双连接其控制面时延较长:在不考虑采用盲配的情况下,需要在终端接入过程中引入测量,从而增加了整个过程的控制面时延,导致高速业务有较长时间的掉坑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人游戏交互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车门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