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890.0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凤;李淑芬;简传枝;姚怡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光感测元件、信号线及透明导电件。光感测元件设置于基板上方。信号线电性连接于光感测元件。透明导电件电性连接信号线及光感测元件。在基板的法线方向上,信号线与光感测元件不重叠。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包含光感应元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也常设置有光感应元件以侦测指纹。光感应元件会根据受光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对应大小的感光电流或电压,因此根据光感应元件所产生的感光电流或电压就可以得知光感应元件的受光程度,进而推知对象表面的纹路。然而,在设置光感应元件时,光感应元件的受光面常会被非透明的信号线遮挡,导致光感应元件的感光效能下降,因此,发展出可改善此类显示装置质量的结构设计仍为目前业界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揭露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含基板、光感测元件、信号线及透明导电件。
光感测元件设置于基板上方。信号线电性连接于光感测元件。透明导电件电性连接信号线及光感测元件。在基板的法线方向上,信号线与光感测元件不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布局图。
图3是本揭露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揭露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200-显示装置;P1至PN-像素;PNL1-面板;DA1-显示区;DL1-数据线;SCL1、SCL2-扫描线;110、210-基板;120、220-光感测元件;130、230-信号线;140、240-透明导电件;TB1-透明桥接单元;150-显示像素;152、154、156-子像素;160-背光模块;170-晶体管元件;180-遮光件;IL1至IL10-绝缘层;M1、M2、M3-金属线路;V1、V2、V3、V4-孔洞;W1、W2、W3、W4-宽度;B1-收光侧;B2-线路侧;A1、A2-收光面;P1、P2-电极;TP1、TP2-透明电极;S1、D1-多晶硅参杂区;LDD1、LDD2-轻参杂区;PS1-通道区;E1-延伸部;N-法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揭露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且为了使本揭露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文各附图为可能为简化的示意图,且其中的元件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的各元件的数量与尺寸仅为示意,并非用于限制本揭露的范围。
本揭露通篇说明书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会使用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电子设备制造商可能会以不同的名称来指称相同的元件,且本文并未意图区分那些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元件。在下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含有”与“包括”等词均为开放式词语,因此应被解释为“含有但不限定为…”之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揭露。必需了解的是,为特别描述或图标的元件可以此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各种形式存在。此外,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上,或是被称为与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连接时,应被了解为所述的元件或膜层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或另一膜层上,或是直接与另一元件或膜层连接,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存在有其他的元件或膜层(非直接)。但相反地,当元件或膜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膜层「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膜层时,则应被了解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或膜层。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