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3841.7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彪;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065;F24F13/08;F24F13/10;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扰流组件以及旋转组件,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扰流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扰流件,相邻的两所述扰流件之间形成过风间隙;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多个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能够绕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能够更好地实现无风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中,为了防止冷风直吹用户导致用户不适甚至感冒,一般在出风口处设置带有微孔的导风板,利用微孔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效果。然而,由于该微孔导风板的风阻较大,导致出风气流较少,从而影响了无风感的出风效果。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使该空调室内机能够更好地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扰流组件,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扰流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扰流件,相邻的两所述扰流件之间形成过风间隙;以及
旋转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多个旋转板,所述旋转板能够绕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与所述旋转组件在气体流动方向上的距离为2mm~35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旋转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呈平板状设置;
或者,所述旋转板呈弧形板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的数量小于所述扰流件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旋转板联动;
或者,多个所述旋转板相互独立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板,以驱动所述旋转板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及多个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旋转板,多个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具有朝向所述扰流组件开设的槽口,所述扰流组件能够自所述槽口移动至所述收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扰流组件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驱动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所述扰流组件上,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第一风口和设于所述壳体前侧的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包括第一扰流件和第二扰流件,所述第一扰流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二扰流件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3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