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679.7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君淑;刘俊;张富强;徐志成;鲁刚;闫晓卿;徐波;焦冰琦;郑宽;张晋芳;傅观君;赵秋莉;吕梦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业 分类 中断 电价 确定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多个行业中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根据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以及可中断负荷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成可中断负荷供给曲线;基于所述可中断负荷供给曲线根据已知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确定出目标可中断电价。该方法可根据已知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确定出电力用户的目标可中断电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受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比重上升、温控负荷占比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电力负荷尖峰化趋势明显。具体表现为,各省级电网尖峰负荷持续时间较低,超过最大用电负荷95%的持续时间普遍低于24小时,对应电量不超过全年用电量的0.5%;超过最大用电负荷90%的持续时间普遍低于168小时,对应电量不超过全年用电量的1%。在这种情形下,单纯依靠增加系统容量(包括发电装机容量和与之相匹配的输电容量)以削减尖峰负荷,必然造成这部分新增系统容量的闲置,导致投资低效和电力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电力工业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LM(Interruptible Load Management,可中断负荷管理)可以使系统确定性地获得实行可中断电价的用户提供的可中断电力和电量,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实时平衡和安全运行。这种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削减极少发生频率的尖峰负荷,从而减少系统对新增容量的需求,是一种付出更小代价且更经济的方式。但由于当前可中断负荷的实践经验较少,通常无法获知某一地区可中断负荷供给量与可中断电价。因此,需要一种实用的方式较为精准的估计出不同可中断负荷电价下某一区域的可中断负荷的容量,从而可以支撑物价部门制定合理的可中断电价及实施方案,辅助支撑能源主管部门与电网公司制定电力规划方案,实现电力行业的精益化与集约式发展。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确定某一地区的可中断电价的问题。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业分类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多个行业中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确定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根据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以及可中断负荷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成可中断负荷供给曲线;基于所述可中断负荷供给曲线根据已知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确定出目标可中断电价。
可选的,确定预设多个行业中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包括:根据各行业的度电利润确定各行业的可中断电价。
可选的,行业的度电利润根据该行业的年度利润总额除以该行业的年用电量得到。
可选的,确定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包括:根据所述各行业的年用电量以及预设日用电负荷曲线确定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
可选的,根据所述各行业的年用电量以及预设日用电负荷曲线确定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各行业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
其中,QIL,i表示行业i的可中断负荷供给量,Ei表示行业i的年用电量,αi表示行业i中满足预设规模的企业的利润增加值占行业i总利润增加值的比值,βi表示行业i的可中断负荷比例系数。
可选的,所述行业i的可中断负荷比例系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其中,T′表示目标区域出现电力负荷尖峰的时刻,bi(t)表示行业i的预设日用电负荷曲线对应的函数,bi(t)满足如下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