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方法、静密封头及其辅助安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457.5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黄船;何博;贾海;刘强;张豪;蒲军宏;贺源;林锐;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谭昌驰;潘银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工具 高温 高压 试验 方法 密封 及其 辅助 安装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方法、静密封头及其辅助安装设备。所述静密封头辅助安装设备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吊装头和加载杆,加载杆背离吊装头的一端与静密封头连接,所述吊装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入试验井;所述加载杆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夹头和杆身,所述夹头与所述吊装头连接,所述杆身背离所述夹头的一端与静密封头连接,所述夹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出试验井。所述静密封头包括上述静密封头辅助安装设备及静密封头本体。所述试验方法包括采用上述静密封头进行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简化操作过程,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工具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方法、静密封头及其辅助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当井下工具进行高温高压静压密封试验时,具有大的上顶力,通过静密封头密封,可满足长时间试验的需要,稳定可靠。静密封头通过“O”形密封圈密封井口。经过高温高压试验,静压密封头上“O”形密封圈会变形与井口更加紧密的贴合,在试验结束后,无法通过行车直接从模拟井筒取出工具管串,需要松动井口大压环,高温高压试验后常温时静压密封头与井口密封良好时通过打压松动静压密封头,再用行车取出,高温高压试验后常温时静压密封头与井口密封失效时,只能通过行车取出整个静压密封头与其附着井口部件,在地面拉压机上拉拔分开静压密封头与井口部件。鉴于静密封头安装作业取出这个过程中有打压、吊装、拉压机等操作,会存在高压刺漏、吊装、机械碰撞、人员、设备受伤受损等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方法、静密封头及其辅助安装设备,能够用于在静密封条件下不高于210MPa的工作场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用静密封头辅助安装设备。所述静密封头辅助安装设备可以包括轴向连接的吊装头和加载杆,所述加载杆背离所述吊装头的一端与静密封头连接,其中,所述吊装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入试验井;所述加载杆可以包括轴向依次连接的夹头和杆身,所述夹头与所述吊装头连接,所述杆身背离所述夹头的一端与静密封头连接,所述夹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出试验井。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用静密封头。所述静密封头可以包括轴向连接的吊装头、加载杆和静密封头本体,所述静密封头本体背离所述加载杆的一端与试验用工具管串连接,其中,所述吊装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入试验井;所述加载杆包括轴向连接的夹头和杆身,所述夹头与所述吊装头连接,所述杆身背离所述夹头的一端与所述静密封头本体连接,所述夹头能够用于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出试验井。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可以使用上述试验用静密封头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吊装头将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牵引入试验井,紧固井口压环,进行高温高压试验;试验结束后,松动所述井口压环,通过所述夹头牵引所述静密封头以及与所述静密封头相连的试验用工具管串出试验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包括:避免了高温高压试验平台井口静密封头安装作业取出这个过程中有打压、吊装、拉压机等操作,能够规避原来存在的试验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井下工具高温高压试验用静密封头的一个结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便于拆卸的温湿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