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及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7946.1 | 申请日: | 202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E02B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404600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建筑物 多孔 汇流 对冲 结构 实施 方法 | ||
1.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包括进水部(1)、中间闸道(2)和出水部(3),进水部(1)和出水部(3)之间安装有中间闸道(2),其特征在于:进水部(1)包括进水承载底板(11)、防护边墙(12)以及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边墙(12),且进水承载底板(11)的表面中端固设有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一侧防护边墙(12)的上端边沿处安装有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且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位于隔墙(13)与防护边墙(12)中央,且防护边墙(12)远离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的一端安装有中间闸道(2);
中间闸道(2)包括第一支柱(21)、第二支柱(22)、承梁(23)以及消能闸板组件(24),第一支柱(21)的内侧下端连接有承梁(23),承梁(23)远离第一支柱(2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柱(22),第一支柱(21)与第二支柱(22)关于承梁(23)的中心线轴对称,承梁(23)的底端连接有消能闸板组件(24),且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2)远离防护边墙(12)的一端连接有出水部(3);
承梁(23)的内腔中设置有滑道(231),消能闸板组件(24)的顶端设置有与滑道(231)相对应的滑柱(241),消能闸板组件(24)通过滑柱(241)活动连接滑道(231)且滑道(231)与滑柱(241)之间相互配合;
消能闸板组件(24)包括滑柱(241)、弧形上底座(242)、活动件(243)以及接触闸板(244),弧形上底座(242)的底端铰接活动件(243),活动件(243)相对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弧形上底座(242)的中心线轴对称,且接触闸板(244)的上端面中央固设有挤压球体(2441),挤压球体(2441)位于两组活动件(243)之间形成的活动挤压腔(2431)中;
活动件(243)远离活动挤压腔(2431)的一侧设置有压块(2432),压块(2432)靠近弧形上底座(242)的一侧通过缓冲复位弹簧(24321)连接弧形上底座(242),弧形上底座(242)的内腔中设置有锁紧卡扣(2421),压块(2432)的上端内腔中加工有与锁紧卡扣(2421)相对应的锁紧卡槽(24322),弧形上底座(242)通过锁紧卡扣(2421)卡接锁紧卡槽(24322)且锁紧卡槽(24322)与锁紧卡扣(2421)之间相互匹配;
出水部(3)包括弧形侧墙(31)和出水承载底板(32),出水承载底板(32)靠近中间闸道(2)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侧墙(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另一侧防护边墙(12)的上端边沿处还安装有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与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关于隔墙(13)的中心线轴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的表面且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若干组一级消能槽(113),每组一级消能槽(113)的结构大小均相等,且防护边墙(12)由起平段(121)和束窄段(122)组成,起平段(121)的内侧分别靠近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和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且束窄段(122)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束窄段(122)和承梁(23)的上端表面开设有两组主二级消能槽(114)和辅助二级消能槽(115),主二级消能槽(114)与辅助二级消能槽(115)之间通过槽道(1141)相互连通,且进水承载底板(11)的上端位于主二级消能槽(114)与承梁(23)之间还设置有高尾坎(116),且高尾坎(116)为连续阶梯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侧墙(31)关于出水承载底板(32)的中心线轴对称,且出水承载底板(32)靠近承梁(23)的上端安装有消能尾坎(321),消能尾坎(321)的两端分别连接弧形侧墙(31),且出水承载底板(32)的尾部两侧均安装有分流板(322),分流板(322)关于出水承载底板(32)的中心线轴对称且出水承载底板(32)的表面还设置有缓冲消能纹路(323),缓冲消能纹路(323)为连续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9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行走机构的刹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抵抗图像平滑滤波的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