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7024.0 | 申请日: | 2020-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训兵;欧阳剑君;刘席卷;周群成;王子;董雄武;刘畅;赵湘平;张超文;吴三木;陈赞;李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3/35;B09B5/00;B09B3/70;B09B3/32;H01M10/54;B09B101/16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王以森 |
地址: | 413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锂离子电池 拆解 分离 方法 | ||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特别是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经去除外壳后的电池包或电芯,无需放电,直接带水带电撕裂,然后进行第一次湿法筛分,在回收电解液和磁选除铁后无需干燥,直接湿法脱胶,接着第二次湿法筛分后,再进行第一次带水粉碎、第三次湿法筛分和第二次带水粉碎,最后跳汰分离得到铜粉、铝粉、正负极材料、塑料粉和隔膜纸浆。本发明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过程中,无需放电和干燥,能使各组分分离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的在拆解过程中必须放电、必须干燥,以及拆解存在火灾危险和分离不彻底的技术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特别是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领域中,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一般采用的方案是:退役锂离子电池—编码登记—拆除外壳—放电—粉碎—烘干—筛分。
如新材产业 (NO.092017,P43-46,朱国才, 何向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拆解及梯次利用)公开的技术为:“目前已经有成熟的拆解技术,主要采用破碎分选的方法进行拆解,其工艺流程依次为放电、高温热解、机械破碎、粒径分选、密度分选等”。
又如公开号为CN201510823758.×(20151124)高压液体切割系统及其用途、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方法发明专利说明书第[0047],公开的技术:步骤1:对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其到达指定的电压范围,得到待切割的废旧锂离子电池。
再如公开号CN202010294915.3(20200415)公开的技术为: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浸泡放电: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置于稀盐水中浸泡7~14天,且每天搅拌一次;步骤二,拆解:将浸泡放电后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烘干,然后拆解,分离外壳,获得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卷芯;步骤三,活性物质分离:将步骤二获得的卷芯置于密闭的反应容器中,通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并进行搅拌及低温加热,使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剥离,然后进行物理分选,获得铜箔、铝箔及隔膜,固液分离后获得正负极粉体材料,分离后的有机溶剂体系经处理后循环利用;步骤四,干燥、粉碎:将步骤三获得的正负极粉体材料经低温干燥后进行破碎,获得浸出用原材料;步骤五,浸出:采用酸浸的方法,加入浸出剂,将步骤四获得的原材料中的金属元素浸出至液相中,经固液分离后获得碳负极粉与含金属元素的浸出液,其中,碳负极粉经烧结制备成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步骤六,沉淀:步骤五的浸出液经净化、除杂后,调整浸出液中过渡金属元素的比例和过渡金属离子浓度,加入沉淀剂与络合剂,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前驱体;步骤七,初步蒸氨:将步骤六的废水进行初步蒸氨浓缩,得到的氨水输送至步骤六循环使用;步骤八,电解:初步蒸氨浓缩后的废水,经膜电解生成酸与碱,得到的酸输送至步骤五循环使用,得到的碱输送至步骤六循环使用。
以上现有技术,在拆解前都需要进行放电。采用电阻法放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湿法放电时间太长,且残余电压都在2.5V左右,粉碎前由于放电带有一定量的水分,还需要烘干,才能粉碎,烘干时还有发生铝热反应的可能,一但发生铝热反应,就有火灾危险;即便是粉碎后,也还存在拆解后各组成部分的分离及各个因素的收得率问题;粉碎后的物料太粗或太细,都有各组分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机械筛分不能充分分开同一粒度的各个组分,存在铝中含铜,铜中含铝和正负极材料混在铜和铝中,使得各组分的收得率降低,也影响各组分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的在拆解过程中必须放电、必须干燥,以及拆解存在火灾危险和分离不彻底的技术的难题,公开一种无需放电和干燥,能使各组分分离彻底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拆解分离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7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锂电池拆解后各组分的跳汰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空调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