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4407.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赵新宇;朱志远;赵晶;王玉龙;王海宝;吕延春;胡显堂;王臻明;蒯多圣;谢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坯 二次 冷却 水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沿着浇铸方向上布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浇铸方向上包括扇形段,每个冷却区域设置有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该方法包括: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Q,5≤Q≤13,进而通过对内、外弧水量比例的控制,实现铸坯内应力的均衡,从而控制铸坯坯型的平整,避免出现铸坯的“弯‑弓”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生产的高温连铸坯表面温度很高,在铸坯出铸机时,表面温度达到 900~1000℃,由于铸坯内、外弧冷却效率的不同导致冷却不均匀,铸坯内应力很大,经常会产生铸坯内弧向下弯曲并撞击连铸辊道,造成连铸辊道损坏,以及形成“弓”型铸坯,造成无法在线切割的问题,因而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将这类缺陷称为铸坯的“弯-弓”缺陷。
在铸坯表面快速冷却的工艺条件中,这种缺陷就更加明显。
因此,如何降低铸坯的“弯-弓”缺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方法,在沿着浇铸方向上布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浇铸方向上包括扇形段,每个冷却区域设置有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包括:
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Q,5≤Q≤13。
进一步地,所述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者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 Q,5≤Q≤13,包括:
对厚度为200mm~400mm的连铸坯,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者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Q,5≤Q≤13。
进一步地,所述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者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 Q,5≤Q≤13,包括:
在所述连铸坯内弧表面中心温度大于或等于850℃时,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外弧喷淋单元喷淋的外弧总水量与内弧喷淋单元喷淋的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第一比值Q1,6≤Q1≤13。
进一步地,所述在最后一个冷却区域或者所述扇形段,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 Q,5≤Q≤13,包括:
在所述连铸坯内弧表面中心温度小于850℃时,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外弧喷淋单元喷淋的外弧总水量与内弧喷淋单元喷淋的内弧总水量的比值为第二比值Q2,5≤Q2<6。
进一步地,还包括:
在除所述最后一个冷却区域之外的其他冷却区域,控制相应的冷却单元中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使得外弧总水量与内弧总水量之比为P,1.2≤ P≤2。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连铸坯的二次冷却水量的控制装置,在沿着浇铸方向上布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浇铸方向上包括扇形段,每个冷却区域设置有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内弧喷淋单元和外弧喷淋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4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