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植被恢复的复合型种籽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3803.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林;万斐;钱林鹏;谢显龙;曾军;曹占亮;方震东;刘立员;曹文;刘衍君;杨蔼基;宋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22/00;A01G22/40;A01G22/6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北 高原 高寒 地区 植被 恢复 复合型 种籽 | ||
1.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植被恢复的复合型种籽,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28-32份多年生黑麦草、8-12份高羊茅,2-4份金丝桃,0.5-1.5份川滇绣线菊、3-5份当地紫菀属、2.5-3.5份甘西鼠尾草、2.5-3.5份椭圆叶花锚和1.5-2.5份密穗马先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植被恢复的复合型种籽,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30份多年生黑麦草、10份高羊茅,2-4份金丝桃,1份川滇绣线菊、4份当地紫菀属、3份甘西鼠尾草、3份椭圆叶花锚和2份密穗马先蒿。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种籽的路堤种籽,其特征在于:除包含所述复合型种籽外,按重量份数,还包括10份白三叶、17份当地禾草、2份皱叶报春、2份二岐马先蒿、4份血满草、3份柳兰、1份瑞香狼毒、2份甘川铁线莲、1份黄花木和2份小叶栒子。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种籽的坡顶及边界种籽,其特征在于:除包含所述复合型种籽外,按重量份数,还包括10份白三叶、11份当地禾草、2份皱叶报春、4份血满草、3份柳兰、1份瑞香狼毒、3份甘川铁线莲、1份黄花木、1份小叶栒子、2份绢毛蔷薇、2份川滇蔷薇、3份云南沙棘和1份中甸乌头。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种籽的路堑边坡种籽,其特征在于:除包含所述复合型种籽外,按重量份数,还包括10份白三叶、15份当地禾草、2份皱叶报春、2份二岐马先蒿、4份血满草、3份柳兰、1份瑞香狼毒、2份甘川铁线莲、1份黄花木、2份小叶栒子、2份绢毛蔷薇。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型种籽的桥下平地种籽,其特征在于:除包含所述复合型种籽外,按重量份数,还包括10份红三叶、20份当地禾草、5份血满草、4份瑞香狼毒、2份百脉根、2份大王马先蒿和1份中甸乌头。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种籽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采集种籽:依照种籽配方在夏秋冬季采集植物果实和种籽;
步骤二、种籽处理:将采集到的每一种植物的果实用晾干、水洗、研磨的方式去除果皮,得到纯净的种籽,将获得的种籽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步骤三、混合种籽:依照恢复地块面积、单位面积播种量和种籽配比混合种籽;
步骤四:播撒种籽:冬春季节在恢复地块上通过手撒、机器播撒或泥浆喷播的方式播撒配方种籽;手撒和机器播撒之后,再用人工和耙把土壤表面耙一遍,以便种籽落入土中,并适时浇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恢复效果的步骤:即施工完成后,通过一个雨季的生长,在8-10月监测当年的恢复效果,根据恢复效果决定是否采取补救措施,补救措施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手撒和机器播撒适应于在缓坡地段作业,泥浆喷播适应于在陡坡、陡崖上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38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悬浮式头枕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