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背面环隙观测校验的过PCB板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60233.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谭海明;俞良浩;程钊;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13/04;H01R12/71;H01R2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天宝 |
地址: | 2011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背面 观测 校验 pcb 板式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背面环隙观测校验的过PCB板式连接器,包括PCB板、正U型母端子和公端子,其中PCB板上设有插接孔;正U型母端子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正U型母端子上开设有连接孔;公端子包括带有尖端的柱状连接针,所述连接针先穿过连接孔后穿过插接孔,所述连接针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孔构成4区段接触结构,同时能够从插接孔11的背面与公端子3形成的视觉环隙中实现4区段接触结构的正向观测校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正U型母端子和PCB板构成的连接结构实现了4区段接触结构,同时可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得清晰的接触区域的照片,以此实现工业机器人的快速机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背面环隙观测校验的过PCB板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端子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公端子具有插接舌部和公端连接部,公端连接部与插接舌部连接。母端子具有母端基部和母端连接部,母端连接部和母端基部连接。在使用时,公端子的插接舌部插入于母端子的母端插接槽内。
然而,连接器在使用时,由于公端子的插接舌部与母端子的母端插接槽为单面单次接触,接触面积较小,接触阻抗值比较大,发热较大,散热效果差,给带来了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公端和母端之间,要么采用导线连接,这种连接十分麻烦,而且存在连接不牢固的缺陷,要么采用公母对接式连接,仔细分析现有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不难发现公端子和母端子大都是在相互接触的位置直接形成单个凸起的弹片触点,弹片弹性弱,触点接触紧密度差,电连接不稳定,可靠性差,实有改进必要。
目前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兴起为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校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可通过算法对连接区域进行视觉识别,通过边界轮廓的分析实现接触位点紧密度的分析,但目前连接器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接触位置均在连接结构内部,这对于图片的采集造成了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背面环隙观测校验的过PCB板式连接器,通过正U型母端子和PCB板构成的连接结构实现了4区段接触结构,同时能够从插接孔的背面与公端子形成的视觉环隙中实现4区段接触结构的正向观测校验。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中明能够背面环隙观测校验的过PCB板式连接器包括PCB板、正U型母端子和公端子,其中具体地:
PCB板上设有插接孔;
正U型母端子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PCB板上,所述正U型母端子上开设有连接孔;
公端子包括带有尖端的柱状连接针,所述连接针先穿过连接孔后穿过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径大于公端子的外径,所述连接针的外壁面与所述连接孔构成4区段接触结构,同时能够从插接孔的背面与公端子形成的视觉环隙中实现4区段接触结构的正向观测校验。
进一步地,所述正U型母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段、连接臂和连接爪。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段上;
所述连接臂对称地设于连接段两侧;
所述连接爪焊接于所述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爪上设有触角,所述触角贯穿所述PCB板,实现正U型母端子在PCB板上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连接臂的中部构成连贯的镂空区域,并与连接孔连通,使得连接段、连接臂共同构成弹性双臂结构,实现对公端子的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由连接段上的两个卡块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正U型母端子正面的连接孔周围设有与所述4区段接触结构对应的4区段倒角,以此导向公端子的正向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0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