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造粒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9896.2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英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451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造粒设备,包括底板、搅拌桶、离心桶和滤网;底板:下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四角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中部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电磁流量阀,固定管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切刀槽,且底板的上表面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底板的下表面左侧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搅拌桶:安装于承重板的上表面后侧中部,在塑料进行热熔之前能够对塑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避免出现塑料颗粒过大而影响其热熔效果的现象发生,使设备的热熔效率较高,且设备能够对造粒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污染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颗粒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挤出成型加工,将塑料原料和各种助剂混合,经熔融挤出,制成一定形状的颗粒,这个过程通常称为造粒,传统造粒工艺是把塑料经过热熔,然后通过螺杆挤出进行造粒,设备在对塑料热熔时由于塑料的大小差距明显,导致热熔困难,热熔效率较低,进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同时塑料在热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造粒设备,在塑料进行热熔之前能够对塑料进行进一步的粉碎,避免出现塑料颗粒过大而影响其热熔效果的现象发生,使设备的热熔效率较高,且设备能够对造粒所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污染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造粒设备,包括底板、搅拌桶、离心桶和滤网;
底板:下表面四角安装有支撑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四角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板,底板的上表面左侧中部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电磁流量阀,固定管的上表面右侧开设有切刀槽,且底板的上表面右侧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底板的下表面左侧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
搅拌桶:安装于承重板的上表面后侧中部,搅拌桶的上端铰接有盖板,搅拌桶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加热板,且搅拌桶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搅拌桨,且搅拌桨的下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搅拌桶的外环面右侧前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切刀,电动推杆的端部所设置的切刀与固定管的右侧所开设的切刀槽相对应;
离心桶:安装于底板的右端所开设的安装槽内部,且离心桶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开设有卡槽,离心桶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内桶,且内桶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开设的卡槽相卡接的凸块,离心桶的上端设置有上盖;
滤网安装于连接架的上端,且滤网的上端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与搅拌桨的上端对应卡接,转轴的外环面转动连接有压辊;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于承重板的上表面前端,且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电磁流量阀、电动推杆、第二电机和电加热板的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左侧面四角开设有散热槽,且固定管的内部电镀有镍基合金抗腐蚀层。固定管的侧边所开设的散热槽能够使塑料液体快速降温,避免塑料液体在排出时过于柔软而影响其造粒效果,同时固定管内部设置的镍基合金抗腐蚀层能够有效延长固定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盖板的上表面中部所开设的开孔内部,且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双向电连接。设置的温度传感器能够辅助工作人员更好的控制设备在融化塑料时的温度,从而避免塑料温度过高而影响其造粒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安装于盖板的上表面左侧,且卡扣与搅拌桶的外环面左侧上端所设置的连接板对应卡接。设置的卡扣能够避免盖板在设备运行时意外打开,从而保证设备在融化塑料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英,未经陈小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9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