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8952.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晏存;安磊;申笑情;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14;H04L9/40;H04L67/1095;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加密 共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揭露了一种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包括:将第一数据集与本地数据集进行交互运算,得到第一运算交集,并利用获取的随机数,按照约束条件生成随机密钥,利用随机密钥中的每一个密钥分别对第一运算交集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集,并将第一加密数据集服务端分别发送至其余客户端以及服务端中,将第二数据集与本地数据集进行交互运算,得到第二运算交集,并利用从服务端获取的随机数对第二运算交集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集,并将第二加密数据集发送给服务端中;接收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密数据集以及第二加密数据集得到的共同数据信息集,本发明实施例可解决在共享银行数据的前提下,保护银行自身数据隐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客户授信限额是指商业银行在客户的债务承受能力和银行自身的损失承受能力范围以内,所愿意并允许向客户提供的最大的授信额,授信额度的统计对于银行等企业至关重要,数据越多,授信额度的估计就越准确,所以银行之间会进行信息合作。
银行间的合作通常通过第三方来实现数据的共享,然这对第三方信用级要求极高。在没有可靠第三方作为中介的情况下,如何既要共享银行数据又要保护银行自身数据的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共享银行数据为前提下,保护银行自身数据隐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客户端的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第一数据集时,将所述第一数据集与本地数据集进行交互运算,得到第一运算交集,并利用从所述服务端获取的随机数,按照第一约束条件生成n个随机密钥,利用所述n个随机密钥中的每一个密钥分别对所述第一运算交集进行加密,得到n个第一加密数据集,并将所述n个第一加密数据集服务端分别发送至其余的(n-1)个客户端以及所述服务端中,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当接收到其他客户端发送的第二数据集时,将所述第二数据集与本地数据集进行交互运算,得到第二运算交集,并利用从所述服务端获取的随机数对所述第二运算交集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集,并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集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中;
接收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集以及所述第二加密数据集得到的共同数据信息集。
可选的,所述本地数据集包括客户标识以及客户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n个随机密钥之和等于从所述服务端获取的随机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作用于服务端的数据的加密共享方法,包括:
将第一数据集发送至数据共享的n个客户端的其中一个客户端中,并按照第二约束条件随机生成n个随机数,将所述n个随机数随机分配给所述n个客户端,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接收所述n个客户端返回的加密数据集,根据所述加密数据集中的数据相加运算得到共同数据信息集,并将所述共同数据信息集发送给每个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所述n个随机数之和为零。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加密数据集中的数据分析得到共同数据信息集,包括:
将所述n个客户端返回的加密数据集中的数据按照顺序对应相加,得到所述共同数据信息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于客户端的数据的加密共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