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8828.4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郁楠;何尧兴;朱云生;朱晓青;余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润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1/06 | 分类号: | C22B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铝棒生产加工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其包括以下加工步骤,熔炼原料:铝棒的原料添加到熔炉中,加热至690‑790℃,并进行搅拌,形成铝液;去除铝液中的粗渣体:对沉淀在铝液底层和浮在铝液表面的粗渣体进行捞渣;去除铝液中的细渣体:向去除粗渣体后的铝液中添加打渣剂,打渣剂和铝液的质量比是1.5﹕1000,并进行搅拌,使得细渣体与铝液脱离,再对渣体进行捞渣;铝液注模:将铝液从熔炉内排出后注入模具内,形成铝棒;铝棒加工处理:对铝棒进行冷却降温后,再对铝棒进行冲压和切割,加工成生产所需的铝型材。本申请将铝液中的渣体清理干净,提高了铝液中的纯净度,有利于提高铝棒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铝棒生产加工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在对铝合金进行生产时,需要进行铝合金熔炼,然后将铝液注模后形成铝棒,最后对铝棒进行冲压变形成所需的铝合金型材。
公开号为CN10804866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型材用的熔铸铝棒的熔炼工艺,先将铝原料放入熔炼炉中,向熔炼炉中通入氮气,将熔炼炉中的空气排出;利用熔炼炉将铝原料熔化成熔化铝液,并利用超声波对熔化铝液进行均匀的振动搅拌;分别排出熔化铝液表面的杂质和熔化铝液底层的杂质,同时利用加热的氮气将铝棒铸造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并对铝棒铸造装置进行预热;将熔化铝液由下至上挤入到铝棒铸造装置的铝棒模具管中;对多余的熔化铝液进行收集;对铝棒模具管及内部的熔化铝液进行冷却铸造成铝棒;对铝棒表面喷涂防氧化涂料形成防氧化涂层;将铝棒取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铝棒熔炼的过程中,滤液中存在有渣体(即铝液中的杂质),渣体除了会浮在铝液的表面和沉淀在铝液底层外,渣体还会悬浮在铝液中与铝液混合,只对铝液表面以及沉淀在铝液底层的渣体进行排除,存在有对铝液除渣不彻底的缺陷,影响铝棒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对铝液除渣不彻底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一种铝棒的熔炼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熔炼原料:铝棒的原料添加到熔炉中,加热至690-790℃,并进行搅拌,形成铝液;
去除铝液中的粗渣体:对沉淀在铝液底层和浮在铝液表面的粗渣体进行捞渣;
去除铝液中的细渣体:向去除粗渣体后的铝液中添加打渣剂,打渣剂和铝液的质量比是1.5﹕1000,并进行搅拌,使得细渣体与铝液脱离,再对渣体进行捞渣;
铝液注模:将铝液从熔炉内排出后注入模具内,形成铝棒;
铝棒加工处理:对铝棒进行冷却降温后,再对铝棒进行冲压和切割,加工成生产所需的铝型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液进行熔炼的过程中,先对粗渣体进行捞渣,然后通过向铝液内添加打渣剂,使得渣体从铝液中脱离,以便操作者通过二次捞渣将铝液中的渣体去除干净,有利于提高铝液的纯净度,有利于提高铝棒的生产质量。先对粗渣体进行捞除,再对加入打渣剂,有利于提高打渣剂与铝液反应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细渣体的去除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熔炉内设有用于捞渣的捞渣机构,所述捞渣机构包括过滤网以及与过滤网相连的连接杆,所述过滤网的外圈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圈与熔炉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过滤网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熔炉的底壁相贴合,所述过滤网、固定环和连接杆均由铁制成,所述连接杆远离过滤网的一端与熔炉的盖板相连,所述熔炉外部设有用于驱动盖板升降的驱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润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润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88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