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7922.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宝辉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B23K1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1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焊 辅助 扩展 装置 | ||
1.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单面点焊装置(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后侧;
安装槽(3),开设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单面点焊装置(2)的前侧;
双轴移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腔;
夹持机构(5),设置在所述双轴移动机构(4)的顶端;
锂电池存储机构(6),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侧;
电动输料皮带(7),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锂电池存储机构(6)的下方;
电动出料皮带(8),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顶端且位于安装槽(3)的右侧;
控制器(9),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右前方,所述控制器(9)分别于电动输料皮带(7)和电动出料皮带(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移动机构(4)包括;
第一安装板(4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的内腔底端;
第一电机(42),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41)的顶端右侧,所述第一电机(42)和控制器(9)电性连接;
第一丝杠螺杆(43),沿左右方向落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42)的输出端;
第一丝杠螺母(44),螺接在所述第一丝杠螺杆(43)的外壁;
第二安装板(45),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杠螺母(44)的顶端;
第一导轨(46),所述第一导轨(4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轨(46)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1)的顶端前后两侧;
第一滑块(47),所述第一滑块(4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7)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第一导轨(46)的外壁,所述第一滑块(47)的顶端于第二安装板(45)的低端固定连接;
第二电机(418),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板(45)的顶端前侧,所述第二电机(418)和控制器(9)电性连接;
第二丝杠螺杆(48),沿前后方向落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418)的输出端;
第二丝杠螺母(49),螺接在所述第二丝杠螺杆(48)的外壁;
第二导轨(410),所述第二导轨(4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导轨(410)分别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二安装板(45)的顶端左右两侧;
第二滑块(411),所述第二滑块(4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块(411)分别套接在左右两个第二导轨(410)的外壁;
顶板(412),设置在所述第二丝杠螺母(49)的顶端,所述顶板(412)的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个第二滑块(411)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移动机构(4)还包括:
外壳(413),设置在所述顶板(412)的顶端;
转动板(41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413)的内腔顶端开口处,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板(414)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外壳(413)的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415),落地连接在所述转动板(414)的低端;
第三电机(41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413)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416)和控制器(9)电性连接;
第二锥形齿轮(417),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416)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17)与第一锥形齿轮(415)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
夹持机构壳体(51),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板(414)的顶端;
限位槽(52),沿上下方向开设在所述夹持机构壳体(51)的内腔左侧,所述限位槽(52)的内腔左右两侧分别于夹持机构壳体(51)的外壁和内腔相贯通;
限位滑块(53),插接在所述限位槽(52)的内腔;
第四电机(54),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限位滑块(53)的右侧,所述第四电机(54)的输出端延伸出限位滑块(53)的左侧,所述第四电机(54)和控制器(9)电性连接;
第一齿轮(55),螺钉连接在所述第四电机(54)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点焊机辅助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还包括:
第二齿轮(56),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滑块(53)的左侧,所述第二齿轮(56)和第一齿轮(55)相啮合;
电推杆(57),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壳体(51)的内腔顶端,所述电推杆(57)的低端与限位滑块(53)的顶端螺钉连接,所述电推杆(57)和控制器(9)电性连接;
气动伸缩杆(58),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56)的左侧;
夹持板(59),所述夹持板(5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板(59)分别设置在气动伸缩杆(58)的前后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宝辉,未经杨宝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9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