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7030.8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邢肖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鸽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C3/02 | 分类号: | B27C3/02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板材 打孔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涉及木质板材加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木质板材加工时不能设定位置和控制打孔深度的问题;具体包括第四电机,第四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钻头转动,对木质板材进行打孔,钻头能够实现自动打孔,还能够调节打孔针的粗细和长短,在需要调节打孔的孔眼大小时,不需要更换打孔机,提升了打孔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质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木质板材泛指用于工民建筑的木制材料,通常被为软材和硬材。工程中所用的木质板材主要取自树木的树干部分。木质板材因取得和加工容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当前人工加工木质板材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木质板材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木质板材打孔设备。
然而,在现有的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在打孔过程中,不能使打孔针左右移动;现有的木质板材打孔设备,不能让打孔针前后移动;现有的木质板材打孔设备,不能在打孔过程中,控制打孔的深浅及打孔的大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木质板材加工时不能设定位置和控制打孔深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木质板材打孔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底架、基台、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基台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侧壁焊接有底柱,所述底柱的中上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两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焊接有底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间转动配合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四支撑板和底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焊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第三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底板的底部焊接有三角板,所述第一丝杆贯穿三角板,且三角板和第一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支撑框内,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丝杆;
所述第四支撑板通过固定板用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板呈“L”型结构,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板靠近第四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四支撑板上,所述第四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有垫板,所述垫板上焊接有第二滑轨,所述垫板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
两个所述垫板之间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连接,且第二丝杆转动配合在两个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位于第二支撑框内,所述第四转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第二滑轨远离垫板的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靠近第二滑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二滑轨和第三支撑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轨中间设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底部转动配合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三丝杆顶部转动配合在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方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底部焊接有第三支撑框,所述第三电机底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三安装框内,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三丝杆;
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固定有侧板,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底部固定有第四支撑框,所述第四电机底部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四支撑框内,所述第三转轴底部设有钻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架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支撑架的横截面面积和第二支撑架横截面面积相等,所述底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相互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鸽面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鸽面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7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