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婆属植物的嫁接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56230.1 申请日: 2020-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2425388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黄丽君;周婧;韦优;李文砚;赵静;唐景美;韦持章;罗培四;卓福昌;孔方南;蒋娟娟;卢美瑛;周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30 分类号: A01G2/30;A01G17/00;A01G7/06;A01G13/00;A01G25/00;A01G24/10;A01G24/20;A01G24/25;A01C21/00;A01N43/12;A01N45/00;A01N43/38;A01N43/22;A01N43/90
代理公司: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代理人: 谢美萱
地址: 532415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苹婆属 植物 嫁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苹婆属植物的嫁接育苗方法,属于苹婆属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处理;(2)砧木培养;(3)砧木准备;(4)接穗处理;(5)嫁接;(6)种植;(7)管理。本发明将苹婆种子在播种前经甲基托布津液处理,种子发芽长至茎粗0.9‑1.5cm作为砧木,利用一年生的半木质化的嫩枝作为接穗,嫁接前用激活液组合物处理接穗,可促进切口处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提高伤口的愈合能力,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接穗的生长,提高接穗的出芽率,进一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嫁接苗成活后起苗出圃种植,大大缩短了优质种苗的繁育时间,提高了培育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嫁接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苹婆属植物的嫁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是一种农业种植上经常会采用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是指将植物优良品种的芽和枝条转接到另一个植株体的茎和根上,并使之愈合形成新的独立植株的技术,是园艺作物育苗和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其中影响嫁接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进行嫁接的双方接穗和砧木之间的“亲和力”,这里的亲和力是指的进行嫁接的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二者内部的组织结构、生理和遗传上是否相近,也就是说越是在这些方面相近的双方亲和力就越强,嫁接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繁殖嫁接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苹婆、假苹婆、粉苹婆同属于梧桐科苹婆属,作为原产我国南方的乡土树种,具有生态适应性广、抗病虫害强、繁殖和遗传改良材料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可用于庭院和行道绿化,是经济、生态兼备的经济林木,同时苹婆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木本粮食植物、热带干果类果树资源。

但目前这些苹婆资源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实生群体,规模的商业栽培不多,种苗繁育的方法多是采用传统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方式,播种繁殖存在株间差异大问题,尤其是粉苹婆的播种出芽率极低,至今未有人工引种栽培;扦插繁殖需要大量的繁殖材料,短期内难以繁育出大量优质种苗,不利于良种繁育的推广,而且在苹婆植株含有丰富的苹婆胶,嫁接容易出现“上水”现象,严重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从而限制了苹婆属植物的规模化栽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苹婆属植物的嫁接育苗方法,用以提高苹婆属植物嫁接的成活率,提高苗木的质量,扩大其栽培的规模化。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苹婆属植物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择无霉变、无病虫害的苹婆种子,在播种前用7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液800-1000倍液浸泡3-5分钟,除去水面上漂浮的发育不良、不饱满的种子,后取出种子放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

(2)砧木培养: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营养袋中播种,在营养袋表面挖播种坑,每个播种坑中放1-2粒种子,用筛过的细沙土撒在播种坑的表面,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为1.5-2.0cm,播种后浇足水,后期采用气雾喷淋的方法进行培育,培育后的10-13天内检查种子的成活情况,对未培育成活的种子及时补播;

(3)砧木准备:在砧木苗的育苗期间不需要施肥,以防生长过快,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作防治处理,苹婆砧木苗长至高80-120cm,地径0.9-1.5cm即可嫁接;

(4)接穗处理:选取杆径粗壮、芽眼饱满的一年生苹婆属植物枝条作接穗,在嫁接前用激活液组合物浸泡接穗枝条2-5分钟,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

(5)嫁接:用半木质化嫩枝或顶芽切接的方法将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嫁接完成后5-7天使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的3500-5000倍液对嫁接苗进行喷淋处理,处理后10-15天检查成活率;

(6)种植:嫁接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起苗出圃,在选择好的栽植地按株行距为4m×5m挖栽植穴并定植,浇透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6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