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5302.0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时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时益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Q11/10;B03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雨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冷却液 循环 生铁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电动推杆和固定部件,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设置安装有打孔机构,所述固定部件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固定部件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冷却液气囊。该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通过旋转轴带动分离装置工作,将冷却液以及铁屑的混合液进行搅匀,分离装置转动的同时,利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促使固定杆轴端的电磁铁发生自转,通过电磁铁将冷却液中的铁屑进行吸附,对冷却液再次进行过滤,且过滤好的冷却液再通过循环管道进入冷却液气囊中,从而使冷却液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铁的的使用日益增加,生铁的加工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生铁在制造的过程中,常常会进行打孔处理,且打孔的过程中,打孔机构会发热发烫,严重可能会出现断裂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果,从而需要使用加工冷却液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且在进行大型工件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冷却液,使用后的冷却液会与加工产生的铁屑混合在一起,使得冷却液无法再次利用,导致冷却液产生较多的浪费,从而导致加工成本的大幅提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冷却液循环的生铁打孔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电动推杆和固定部件,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设置安装有打孔机构,所述固定部件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杆,所述固定部件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冷却液气囊,所述冷却液气囊设置在活动杆下端的中轴处,所述固定部件的下侧设置安装有喷头,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侧设置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筛网,所述安装件相对着壳体的一侧设置安装有感应件,所述安装部件的内部设置安装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感应件的正下方,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活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活动安装有分离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通过打孔机构利用连接杆带动活动杆一起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气囊与喷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固定部件上,利用活动杆对冷却液气囊进行挤压,从而使冷却液气囊中的冷却液沿连接管传递至喷头处,再通过喷头将冷却液对着打孔机构与生铁接触处喷出,利用冷却液对大孔机构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壳体相对应,使用后的冷却液会与加工产生的铁屑混合在一起,同时冷却液与铁屑通过承载板上的开口往壳体内部滴落。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件与感应器通过电性连接,当过滤筛网上的铁屑过多堆积在过滤筛网上时,利用安装件带动感应件向下移动,使感应件与感应器相接触,从而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对过滤筛网上的铁屑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时益,未经宋时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