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连续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5078.5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鑫;王志光;李小龙;王贤彬;李进;王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8 | 分类号: | B01J20/1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11630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连续 分子筛 吸附剂 处理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连续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主要包括自动上料系统、布料分离系统、交换淋洗系统,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连续性强,操作简单,交换平稳,交换液使用量少,利用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成本低等效果,可以有效避免现有设备的上料复杂,排料困难等现实技术问题,易运用于自动化、现场化、高效率地工业放大生产中,可以作为未来催化剂、分子筛、吸附剂等制备领域主要设备;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吸附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连续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方式中,以间歇式的釜式交换为主,即采用一定浓度待交换离子的金属阳离子硝酸盐或氯化盐作为交换液,对一定粒径大小的待交换分子筛吸附剂,浸洗交换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在反应釜中,由电机带动搅拌相应时间,达到交换平衡,即获得一定交换度的改性分子筛吸附剂。该后处理方法,需要在搅拌反应釜内,按一定顺序分批加料、分阶段进行,其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大,连续性差,而且需要人工不定时对生产工况取点监测,操作复杂。
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47060.8、CN200610011875.7中相应提出一种带式滤机多级逆流、多级串联流化床轮流切换等方式进行分子筛离子交换,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是因其设计原因,相对于釜式交换法,其操作繁杂,生产工艺参数较多,相对成本增加不少,因此,其设备与方法不利于其在工业放大生产中推广和应用,并且,专利中所述分子筛离子交换设备均未能明确指明分子筛上料方式,以及交换结束后,如何卸料问题,因为一般用于吸附剂的分子筛,普遍具有一定目数的颗粒状物料,流动性较差,需要大量净热水冲洗,不但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相应的环保、成本问题接踵而来。
随着新型功能的分子筛吸附剂市场需要不断壮大,其合成方法和改性的手段也不但出新,相应的工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工业放大生产中,后处理方式、交换液使用量,仪器设备的操作复杂程度,环境影响情况,都会影响其成本大小,现有的设备方法,在分子筛吸附剂的后处理工序中,普遍存在操作复杂、自动化低、时间长,连续性差,效率低等现实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连续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高效连续分子筛吸附剂后处理装置,包括:
自动上料系统;
布料分离系统,所述布料分离系统包括外壳体和内转网筒,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的进口与所述自动上料系统的出口连通,所述分散器的出口与预设在所述内转网筒前部外圆壁上的进口连通;所述内转网筒的前端通过传动系统与第二驱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内转网筒的后端设置有出料器,所述内转网筒的内壁上前后依次设置有导向板组和螺旋绞龙片;
交换淋洗系统,所述交换淋洗系统包括交换液喷洒管道和淋洗液喷洒管道,所述交换液喷洒管道和淋洗液喷洒管道的喷洒端均延伸至所述内转网筒的内部,并且所述交换液喷洒管道上设置有多个交换液喷洒喷嘴,所述淋洗液喷洒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淋洗液喷洒喷嘴;各所述交换液喷洒喷嘴形成的交换区域位于所述螺旋绞龙片的前半区域,各所述淋洗液喷洒喷嘴形成的淋洗区域位于所述螺旋绞龙片的后半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系统包括集料槽、真空泵、喂料罐和多向分散搅拌器;
所述集料槽和真空泵分别通过供料管道、负压管道与所述喂料罐连通,所述负压管道与所述喂料罐的连通部位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多向分散搅拌器设置在所述喂料罐中,并与上方的第一驱动装置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料管道的进料端设置有呈锥形的吸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5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