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4623.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陈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易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3/0823;H04L43/08;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自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数据中心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包括数据中心、能力测算单元、状态监测单元和容灾数据传输单元,数据中心包括第一数据中心和第二数据中心,能力测算单元用于对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传输能力测算,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数据中心之间进行状态检测,容灾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出现故障的数据中心中数据进行即时传输。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对数据中心的能力计算,获取数据中心的各项能力指数,在容灾过程中,可以高效的在第一数据中心与第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多数据通道的构建,确保异常出现时能够进行高效快速的数据传输备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大数据需要持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往往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容灾备份,以免因为灾难导致数据中心数据丢失和服务中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有的云数据中心,一般会使用安装在主机上的备份软件及代理,基于局域网管理网络,将数据拷贝到远程的数据中心备份,当数据中心发生数据丢失后再进行恢复,具体是将主数据中心的数据制作快照,并打包压缩,通过L AN管理网,远程拷贝至备数据中心存储上,灾难发生时,再通过快照解压合并的方式,在备数据中心恢复数据。由于是经过LAN管理网络,数据传输的带宽受限制,并且会占用正常的管理网络带宽,同时数据链路较长,数据备份时数据需从主中心的存储设备,途径主中心存储网络到主中心主机,再通过主备中心的LAN管理网络到达备中心主机,再由备中心存储网络到达备中心存储设备,因此拷贝速度慢、时延大,灾难恢复的复原点目标和复原时间目标都会较大,对于时延要求很小的容灾场景,很难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容灾系统,包括数据中心1、能力测算单元2、状态监测单元3和容灾数据传输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1包括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所述能力测算单元2用于对数据中心1进行数据存储传输能力测算,所述状态监测单元3用于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之间进行状态检测,所述容灾数据传输单元4用于将出现故障的数据中心1中数据进行即时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均对用户信息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之间设有数据交换的数据通道;所述能力测算单元2对数据中心1数据存储传输能力测算的方法步骤为:
S1: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之间的数据通道打开,进行双向全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测算单元2监测获取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数据输入输出的最大速率vmax;
S2:向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输入数据,测量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的最大数据存储能力cmax;
S3:向第一数据中心101和第二数据中心102发送多组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数据,能力测算单元2记录多组分析处理返回数据所需时间,并预测下一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最短时间tmin;所述能力测算单元2预测下一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最短时间tmin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易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信易达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4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