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941.3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雄;林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池 用复相 电解质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锂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包括至少两种固体电解质单层膜片,固体电解质单层膜片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体电解质颗30%‑70%、粘结剂8%‑15%、增塑剂4%‑12%、分散剂0.2%‑2%、溶剂17.8%‑41%;固体电解质颗粒为含锂活性快离子导体或惰性无机非金属。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浆料;S2浆料成型;S3流延成膜;S4混合叠层;S5热压;S6脱脂热处理;本发明的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可用于全固态锂电池,其具有机械强度高的优点;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序简单,便于工业量化生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全固态锂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普遍以含有锂盐LiPF6的液态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其能量密度已经达到理论极限(300Wh/kg)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其应用安全性也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锂离子的发展方向,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相比优势明显,包括:1)能量密度高,设计简单,可提高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的能量;2)移除传统的易燃液体电解质,安全性大大提高;3)电池包设计成本低:由于将安全设施减至最少,减少了部署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工程解决方案;4)热管理系统简化,采用自动化、工业级卷对卷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在动力汽车和便携式储能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培育新能源、改造旧能源的主流方向。
固态电解质是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保证锂离子在正负极活性物质之间传递,同时作为隔膜隔离正负极防止内部短路。装配工艺对其性能的要求是具备孔隙率低、机械强度高、形状可控、易于批量化加工成型等方面。
现有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玻璃陶瓷粉体)包括氧化物、硫化物等,这类材料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做到接近液态电解质,但单一材料粉体制备的膜片机械强度都较低,玻璃陶瓷的脆性较大,加工性能差,尤其是电池对固体电解质厚度要求愈来愈薄的情况下,单一固体电解质材料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存在性能和制备难度的矛盾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其具有机械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工序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的量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其具有应用在苛刻的动态环境中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相电解质薄膜,包括至少两种固体电解质单层膜片,所述固体电解质单层膜片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固体电解质颗30%-70%、粘结剂8%-15%、增塑剂 4%-12%、分散剂0.2%-2%、溶剂17.8%-41%;所述固体电解质颗粒为含锂活性快离子导体或惰性无机非金属粉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多种单层膜片组成,不仅集合了各类无机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优势,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较宽的电化学窗口、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电解质膜片的抗弯曲强度、致密度、改善电池封装环节的良品率和可操作性,为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批量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同时,把多种固体电解质粉体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多层结构紧密贴合,每一层都提供了不同的作用,在保证膜片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同时,其抗弯曲强度也能实现明显提升,致密化和柔韧性也得到改善,利于机械加工。
另外,合成固体电解质粉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材料的成本,单一固体电解质粉体制备的电解质片价格是固定的,复相电解质薄膜可以从微观调节膜层的种类和数量,实现成本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微纳米内晶复相颗粒体及其热爆反应合成法
- 薄带连铸用氮化硼复相陶瓷侧封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抗磨用Zr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相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多孔梯度氮化硅-碳化硅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光固化陶瓷3D打印设备及方法
- 一种激光照明用高导热Al<sub>2</sub>O<sub>3</sub>/YAG:Ce复相荧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重载铁路用高耐磨贝氏体复相组织钢轨及其制造方法
- 采用复相造孔剂造孔的热管或均热板用吸液芯及其制法
- 一种禽类用抗原-抗体复相疫苗及制备方法
- 一种800MPa级热基锌铝镁镀层复相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