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3791.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8;B21J1/06;B21H1/06;B21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0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r13mo 马氏体 不锈钢 锻造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钢锭进行下料及加热;再进行滚圆和镦粗;镦粗后进行冲孔;采用锻造机械手将坯料转移至加热炉内进行辗环前的加热;再将坯料已送至辗环机上,将坯料辗环成型。该方法通过在锻造机械手的前端设置火焰加热装置,可以实现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转移过程中的在线加热和保温,从而使得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锻造的全过程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提高锻件质量。适用于1Cr13Mo型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成形方法,特别是涉及了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1Cr13Mo型不锈钢属于马氏体不锈钢,其塑性低、变形抗力大、锻造温度区间窄、导热性差等特点,因此需要对锻造的各过程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以防止马氏体不锈钢环件在锻造与辗环时出现裂纹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对于1Cr13Mo型不锈钢环件的锻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锻造温度区间窄(通常始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为850℃),锻造过程中温度很容易下降到终锻温度以下,导致需要多次回炉加热,造成能耗增加且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二是在锻造过程中,不锈钢环件的坯料需要在各锻造设备之间转移,例如从压力机转移到加热炉,从加热炉转移到辗环机等,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转移过程中没有保温措施,容易导致不锈钢环件的坯料表面冷却速度较快而产生表面裂纹。三是1Cr13Mo型不锈钢环件锻造后的冷却常采用空冷,其冷却速度较快,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才会产生的裂纹),从而可能给设备的后续运行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实现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锻造过程中的温度的良好控制,从而提高锻件质量,并降低锻造的能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钢锭锯切成用作锻造坯料;采用加热炉对坯料进行镦粗前的加热;采用锻造机械手,将坯料从加热炉取出并转移至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机对坯料进行滚圆和镦粗;镦粗后在压力机上用冲头进行冲孔;采用锻造机械手将坯料转移至加热炉内,开启加热炉,对坯料进行辗环前的加热;采用锻造机械手,将坯料已送至辗环机上,开启辗环机,将坯料辗环成型;采用锻造机械手,将辗环成型的坯料转移至缓冷装置内,使得坯料缓慢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锻造机械手的前端安装有用于在线测量坯料温度的红外线测温仪以及用于对坯料进行在线加热保温的火焰加热装置,且所述锻造机械手在转移坯料的过程中开启火焰加热装置,对不锈钢环件的坯料进行加热保温。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环件在各锻造工序中及在工序之间的转移采用了锻造机械手,通过在锻造机械手的前端设置火焰加热装置,可以实现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转移过程中的在线加热和保温,从而使得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锻造的全过程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提高锻件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一种1Cr13Mo型马氏体不锈钢环件的锻造成形方法,采用了锻造机械手,通过在锻造机械手的前端设置火焰加热装置,可以实现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转移过程中的在线加热和保温,从而使得不锈钢环件的坯料在锻造的全过程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有利于提高锻件质量。此外,由于在锻造机械手的前端设置有火焰加热装置和红外线测温仪,锻造过程中可以随时对坯料的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坯料的加热,从而可以延缓坯料的冷却速度,减少坯料回炉加热的次数,进而降低锻造的能耗,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异形环形锻件胀形模具的制备方法,需要提供锻造加热炉、压力机、轧环机、机械手、切割机等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3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链路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TC4合金厚壁高筒环件辗轧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