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501.4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武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世新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H1/22;C12H6/02;B08B3/02;B08B3/10;A23N12/06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92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白兰地 酿造 方法 | ||
1.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分选:挑选新鲜、成熟度九成的杨梅,剔除腐烂、病虫和未成熟果及枝叶后,通过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得到原料杨梅;
S2、谷壳清蒸:挑选新鲜、干燥、不带霉味且呈金黄色的谷壳,经清洗设备清洗后,再进行清蒸;
S3、配料:在原料杨梅中添加白砂糖及清蒸后的谷壳;
S4、固态发酵:原料杨梅、白砂糖和谷壳混合后,配醅入缸并加入果酒酵母,然后在22℃下,固态发酵45—60天;
S5、固态蒸馏:将固态发酵得到的酒醅进行固态蒸馏,蒸馏后再通过橡木桶陈酿,得到杨梅固态蒸馏原浆酒;
S6、液态蒸馏:将固态发酵得到的酒醪进行液态蒸馏,蒸馏后再通过橡木桶陈酿,得到杨梅液态蒸馏原浆酒;
S7、勾兑:将杨梅固态蒸馏原浆酒和杨梅液态蒸馏原浆酒进行勾兑;
S8、过滤:勾兑完成后进行过滤,得到酒精度为38—42%vol的成品杨梅白兰地;
S9、灌装:将成品杨梅白兰地进行灌装;
S10、包装:将灌装后的成品杨梅白兰地进行打码、贴标和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原料杨梅质量为谷壳添加量的3-4倍;白砂糖根据杨梅白兰地的类型及设定糖度进行添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和S6中,蒸馏过程中,掐头0.5斤,控制流酒温度25-30℃,流酒速度为每秒1-2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按照固态蒸馏原浆酒占比65-75%、液态蒸馏原浆酒占比25-35%进行勾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和S2中,所述清洗设备包括底板(1)、储水箱(3)、悬挂机构、滤水框(5)和驱动装置;
所述储水箱(3)内装有用于清洗杨梅或谷壳的清洗水,所述滤水框(5)内装有待清洗的杨梅或谷壳,所述滤水框(5)悬挂在所述悬挂机构上,所述悬挂机构带动所述滤水框(5)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滤水框(5)伸入所述储水箱(3)中,所述滤水框(5)底部及侧部均设置有滤水孔;
所述滤水框(5)与所述储水箱(3)之间设有距离,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储水箱(3)在所述底板(1)上滑动,以使所述储水箱(3)内的水对所述滤水框(5)内杨梅或谷壳产生冲击,且在杨梅或谷壳下料时,用于将所述储水箱(3)移动到所述滤水框(5)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液压杆(41)、连接管(42)和悬挂杆(46);
所述液压杆(4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杆(41)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水箱(3)外部两侧,所述连接管(42)固定在两个所述液压杆(41)之间;
所述悬挂杆(46)固定在所述连接管(42)上,所述滤水框(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悬挂杆(4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框(5)顶部固定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固定有挂环(7),所述挂环(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挂环(7)对称设置在所述滤水框(5)的相对两侧;
所述悬挂杆(46)下端固定有挂钩(47),所述滤水框(5)通过所述挂环(7)挂设在所述挂钩(47)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杨梅白兰地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2)上设置有进气管接口(43)和排风管(44),所述连接管(42)通过所述进气管接口(43)与外界供气管连接,所述排风管(44)固定在所述连接管(42)底部,所述排风管(44)上端与所述连接管(42)连通,下端固定有排风罩(45),所述排风罩(45)位于所述滤水框(5)正上方且出风口朝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世新,未经武世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5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