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9828.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谢中宇;张俊彪;韩永根;许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H02J7/35;G01P5/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王超军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dcp 无线 充电 装置 | ||
1.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主壳体(1)和ADCP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下部设有ADCP设备(2),所述主壳体(1)的内腔中部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上固定安装有防水防撞外壳(4),所述防水防撞外壳(4)内设有蓄电池(5),所述主壳体(1)的内腔顶部设有无线充电组件(6),所述蓄电池(5)的上端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9),所述蓄电池(5)分别与ADCP设备(2)和无线充电组件(6)电性连接;
所述防水防撞外壳(4)包括第一外壳(401),所述第一外壳(401)的上部呈贯通设置,所述第一外壳(401)的侧壁内设有填充物(4013),所述第一外壳(401)的内部设有电池放置壳(402),所述电池放置壳(402)内设有蓄电池(5),所述第一外壳(401)的内侧壁设有内部设有若干第一缓冲板(403),且所述第一缓冲板(403)与第一外壳(40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第一缓冲板(403)远离第一外壳(401)内侧壁一侧的侧壁均设有抗冲击套筒(404)的一端,所述抗冲击套筒(404)的另一端的均插入设有抗冲击套杆(405)的一端,所述抗冲击套杆(40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缓冲板(406),所述第二缓冲板(406)与电池放置壳(402)的外侧壁相抵,所述抗冲击套筒(404)和抗冲击套杆(405)的外侧位于第二缓冲板(406)和第一缓冲板(403)之间套设有弹性件(4010),所述第一外壳(401)的内腔底部设有底部减震层(407),所述第一外壳(401)的内腔上部设有环状凸缘(408),所述第一外壳(401)的内腔位于环状凸缘(408)的上侧螺纹连接有上盖(409),所述上盖(409)与环状凸缘(408)之间设有密封圈(4011),所述第一外壳(401)内腔位于上盖(409)的上侧设有卡簧槽,所述卡簧槽内设有卡簧(4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6)包括第二外壳(601),所述第二外壳(601)内设有充电线圈组件(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圈组件(602)包括屏蔽层(6021)以及设置于所述屏蔽层(6021)上的发射线圈(6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403)呈弧面设置且与第一外壳(401)的内侧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406)呈弧面设置且与电池放置壳(402)的外侧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组件(6)连接有连接线的一端,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主壳体(1)的侧壁连接有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容ADCP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主壳体(1)的侧壁连接有空心悬浮板(7),所述空心悬浮板(7)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8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用高效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防伪自动开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