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9477.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巍;黄开明;冷超群;李进;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代婵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无害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膜浓缩液处置技术工艺的不足。以高级氧化+膜脱氨+低温蒸发的膜浓缩液全量无害化处理工艺,该工艺综合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提出采用物理与化学协同处理的概念,将膜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质通过化学处理方式分解为对环境无害的CO2和H2O;将膜浓缩液中的氨氮污染物通过物理方式分离成氨气再由酸碱吸收;将膜浓缩液中的盐分通过物理方式转化为固态杂盐,实现对膜浓缩液的全量无害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常住人口激增,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当代城市化治理的一大难题。现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一般采用卫生填埋和高温焚烧两种主要处置方式,均会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垃圾渗滤液,其成分复杂,易产生恶臭,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可能会污染自然水体,从而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国内大多数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均设立有单独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通常采用由“预处理+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的主流处理工艺,主要处理单元包括:预处理采用固液分离,格栅,混凝沉淀等物理方法将渗滤液中的渣质和悬浮物质初步去除;生化处理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协同作用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生物降解,通常设计使用A/O+UF的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膜深度处理针对渗滤液中生化无法处理的污染物利用膜分离装置对污染物质进行截留,常采用纳滤+反渗透组合膜分离工艺。整体工艺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可保证系统产水达到循环冷却水排放标准,满足产水厂内自行消纳循环使用的要求。另外,也有部分垃圾填埋场采用DTRO等应急处理设备对渗滤液原液进行快速处理,降低调节池水位。
但是,此两种类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最大缺陷是在膜处理过程中会产生20-50%含有高浓度污染物质的膜浓缩液,其具有成分复杂、无机盐含量高、生化性差及含有重金属等特性,处理难度高。
目前针对膜浓缩液处置主要采用减量-转移的方式,即采用高压反渗透和蒸发等工艺进一步将膜浓缩液二次浓缩后再通过回灌或炉膛回喷处置,但是本质上并未对污染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隐患,可谓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膜浓缩液处置技术工艺的不足。以预处理+高级氧化+膜脱氨+低温蒸发的膜浓缩液全量无害化处理工艺,该工艺综合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提出采用物理与化学协同处理的概念,将膜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质通过化学处理方式分解为对环境无害的CO2和H2O;将膜浓缩液中的氨氮污染物通过物理方式分离成氨气再由酸碱吸收;将膜浓缩液中的盐分通过物理方式转化为固态杂盐,实现对膜浓缩液的全量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膜浓缩液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膜浓缩液储池、预处理反应池、类芬顿催化氧化系统、膜脱氨系统、低温MVR蒸发系统和产水池,所述膜浓缩液储池、预处理反应池、类芬顿催化氧化系统、膜脱氨系统、低温MVR蒸发系统、产水池通过管道顺序连接,同时所述铵盐回收系统与膜脱氨系统支线相连。
所述类芬顿催化氧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泵、保安过滤器、一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二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三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内置式陶瓷微滤膜组件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二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三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和内置式陶瓷微滤膜组件的底部接入,所述水泵通过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一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连通。
所述一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二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和三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内均架设并填充有类芬顿负载型固态催化剂填料,同时所述一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二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和三级芬顿流化床反应釜外壁均安设有高频超声波发生器。
所述膜脱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酸碱调节罐A,进水泵,保安过滤器,集成脱气膜组件,酸碱调节罐B和系统出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