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7090.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邵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侠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5/40;B24B41/06;B24B41/04;B24B47/12;B24B47/04;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管 内径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竖直方向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末端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末端固定连接有磨削板的磨削刃,同时驱动轴内部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调径螺杆,通过旋转调径螺杆通过调径螺杆一段的楔块可迫使驱动轴末端两侧的连接杆相互远离,从而可使得磨削板的磨削刃可对不同内径的不锈钢钢管内径进行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基于实际的使用需求,需要将不锈钢内径需要抛光处理,以达到一定的光洁度,现有的一些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仅能对特定内径的不锈钢钢管内径进行抛光,当需要对其他内径的不锈钢钢管进行打磨时,需要更换相应的打磨装置,抛光装置的操作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些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仅能对特定内径的不锈钢钢管内径进行抛光,当需要对其他内径的不锈钢钢管进行打磨时,需要更换相应的打磨装置,抛光装置的操作性大大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管内径抛光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竖直方向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杆,所述夹紧螺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回形杆,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连接有调径螺杆,所述调径螺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块,所述滑动座中间位置一侧固定连接有总电机,所述总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转轴,所述上转轴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左上齿轮,所述上转轴靠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右上齿轮,所述上转轴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换向箱,所述换向箱靠上转轴下方转动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左下齿轮,所述下转轴靠左下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右下齿轮,所述换向箱中间位置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换向齿轮,所述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锥齿轮,所述换向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锥齿轮,所述水平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皮带传动机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可选地,所述回形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可选地,所述固定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长度为固定底座长度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侠,未经邵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