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盖通风式真空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4107.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崔利兴;邓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08;E03F5/06;E03F7/00;E03F5/14;E03F5/10;E03F5/22;E03F3/02;E03B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陈钢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通风 真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通风式真空井,包括井体及盖设在井体上端的井盖,所述井体内部设置有密封隔板,并将井体内部分隔为污水腔及设备腔,所述设备腔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真空排污阀及第一气动控制器,所述井盖上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设备腔内设置有与通气孔相连通的通气排污装置以及驱动通气排污装置工作的第二气动控制器、泄压装置以及实现设备腔内冷凝水排出的集水排水装置;本发明既能保证内部核心部件液位传感器、真空排污阀及第一气动控制器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还能保证真空井内部的合理通气,并解决井盖上污水的检测和排污的问题,避免产生过大的能耗以及内部设备发生误操作或瘫痪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污水连续收集、临时储存和周期性输送系统技术领域,该真空污水连续收集、临时储存和周期性输送系统即为真空井系统,具有采用真空排污阀进行周期性排污的临时污水收集罐,而且能够将其污水收集罐中的污水输送到下游的真空收集管路网中,应用压差驱动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由于通气功能是真空井系统中相关设备工作的主要功能,因此必须实现真空井内部的通气,本发明则特别涉及一种井盖通风式真空井。
背景技术
通常,在液体或污水收集技术领域,采用真空技术来收集液体或者污水是已公知的技术,其也属于真空生活污水收集领域中较为前端的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端吸入空气,而另一端排出空气的真空或者负压气流输送力原理的管子,将来自建筑物(比如农村平房、瓦房、楼房、水泥房、别墅,以及城市住宅楼、高楼、大厦等)的生活污水(比如小便器、马桶等废水来源为代表的黑水,以及以厨房、换洗和洗澡等废水来源为代表的灰水)输送到一个较远的污水池或者真空收集输送管路系统中;实现该应用场景的典型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个临时污水储液罐;该污水储液罐具有与建筑物污水口相连的入口,以及与真空污水输送管路(或真空源、真空污水罐等)相连的排污吸入口,以及将排污吸入口和真空污水输送管路相连的真空排污阀(或真空阀、主阀);该真空排污阀具有一个控制系统或装置,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当储液罐中是污水水位达到第一预设值(或高水位值)控制器对真空排污阀施加真空力而将污水吸走排空,直到污水罐中的污水水位降到另一个预设值(低水位值)时控制系统关闭真空排污阀;因此把这种技术方案定义为真空污水连续收集、临时储存和周期性输送系统,即真空井系统。
由于技术发展,以及对功能和需求的认识的加深,真空井开始配置气动控制器,起初气动控制器不主动通气,如专利号为US3998736的美国发明专利,其采用的真空井的技术特征是真空排污阀和气动控制器是位于真空井污水腔之外的独立的一个设备腔,并且均采用密封式井盖,确保设备腔和污水腔室内不会受到地面污水的影响,特别是暴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真空井已经由最开始的不通气技术方式,全部转变为主动通气的方案;由于真空井设备腔为了防止污水进入气动控制器而设置成密封干燥的环境,采用真空井设备腔进行直接通气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真空井附近通风管通气式,该方案是将通气口或者管路配置在井盖之外的地方;其二是井盖通风式,要求井盖上增加有通气孔,考虑到井盖是防止地面上的,其上会有各种交通工具的经过,甚至暴雨,这就要求井盖通风式在做好通风的同时,也要解决井盖上污水的检测和排污的问题,以便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通气和排污,最终实现真空井的自动控制。
众所周知的,真空井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设备腔及污水腔,气动控制器及真空排污阀均设置在设备腔内,通气功能是真空井中气动控制器和真空排污阀的主要功能,其需要大量的空气以便可靠的运行,已公知的真空井用气动控制器和真空排污阀通气方案有如下三种:
1、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方案是污水腔通气式真空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