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及粉煤灰加湿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730.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郝连国;徐长奎;张峰;解贵;谭国江;解慧源;孙秀花;郝璐;郝怡然;李慧聪;蔚静楷;吴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科星环保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 加湿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及粉煤灰加湿除尘方法,其中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包括加湿机构,加湿机构包括出料管和套管;出料管位于套管内并贯穿于套管,套管的两端密封连接于出料管的外壁,以在套管和出料管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具有加湿液;出料管的管壁上具有喷嘴组,喷嘴组被配置为在空腔内的液压达到设定阈值时,将加湿液喷射到出料管的内部与粉煤灰混合。本申请提供的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加湿效果和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煤灰仓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及粉煤灰加湿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
大量的粉煤灰露天堆积在场地上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因此在燃煤火力发电厂中,一般将排放的粉煤灰收集并储存在飞灰库,当无综合利用时,先通过固定式螺旋搅拌机将粉煤灰加湿,达到湿度要求后再通过物料运输罐车外运以进行统一仓储和处理。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下列问题:
上述加湿方法需要构建厂房、配套车辆、增加工作人员,耗费较高的成本,而且加湿效果差、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及粉煤灰加湿除尘方法,具有较好的加湿效果和较低的加工成本。
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所述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包括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出料管和套管;
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套管内并贯穿于所述套管,所述套管的两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以在所述套管和所述出料管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具有加湿液;
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上具有喷嘴组,所述喷嘴组被配置为在所述空腔内的液压达到设定阈值时,将所述加湿液喷射到所述出料管的内部与粉煤灰混合。
优选地,所述喷嘴组包括第一喷嘴组,所述第一喷嘴组包括在所述出料管的管壁上呈螺旋状排列的若干个第一喷嘴。
优选地,所述喷嘴组还包括第二喷嘴组,所述第二喷嘴组位于所述出料管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喷嘴组包括若干个呈直线排列的第二喷嘴。
优选地,所述喷嘴组还包括第三喷嘴组和第四喷嘴组;
所述第三喷嘴组位于所述出料管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四喷嘴组位于所述出料管的第三侧壁上,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
其中,所述第三喷嘴组中的若干个第三喷嘴和所述第四喷嘴组中的若干个第四喷嘴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三喷嘴和所述第四喷嘴的口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喷嘴的口径,且所述第二喷嘴、所述第三喷嘴和所述第四喷嘴的数量之和小于所述第一喷嘴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组、所述第三喷嘴组和所述第四喷嘴组中的喷嘴均以越靠近所述出料管的出灰端,相邻喷嘴的间距越小的方式排列。
优选地,所述加湿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料管的进灰端的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料管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粉煤灰加湿除尘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和移动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加湿机构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
所述旋转机构被配置为支撑所述加湿机构并带动所述加湿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机构转动;
所述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加湿机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科星环保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五科星环保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