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713.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生平;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周放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瓣膜 输送 系统 定位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所述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包括基座、调整座和固定座。基座为手术过程中的固定装置,调整座连接在基座上,可以在基座平面内任意调节位置;固定座通过调节装置连接在调整座上,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装置实现固定座的角度变化;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可以固定在固定座上,根据固定座的角度变化实现角度调节。通过本专利所述的定位装置,能够大大提高二尖瓣膜输送系统的手术角度以及位置定位精度,使用于置换的瓣膜能够更好的贴合原生二尖瓣膜的三维空间结构,从而降低了二尖瓣膜置换手术的难度及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二尖瓣膜原生结构是类马鞍形的不规则椭圆形,其前环比后环高,不在同一平面上。此种特殊的生理结构导致在进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时,用于置换的瓣膜在释放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去匹配原生二尖瓣膜的结构而存在一个天然的倾斜角度,若是用于置换的人工瓣膜不能和原生结构很好的匹配,就容易出现瓣膜固定不住、瓣周漏等问题从而导致手术失败。而现有的技术中,此倾斜角度往往需要依靠术者的经验,配合体外影像等手段来控制,导致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手术难度高,对于术者的手术经验和体力也是很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用于在手术过程中,方便医生对介入二尖瓣膜系统进行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基座;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安装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
调整座,所述调整座包括第一调节装置,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改变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的相对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测量装置。
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固定座的角度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测量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改变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夹角也随之改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所述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为可伸缩结构的一者或二者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座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驱动部和第二测量装置,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相对于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固定座的转动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设置有滑轨,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滑轨,且能够沿所述滑轨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至少一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介入二尖瓣膜输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未经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