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906.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符国富;符季;曾宪材;陈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锦昕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A41D31/04;A41D31/10;A41D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复 使用 抗菌 隔离 | ||
1.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菌纤维45~50份、聚氨基甲酸酯35~42份、低密度聚乙烯24~30份、天然乳胶21~25份、树脂胶2.7~2.9份、硅藻土2.1~2.3份、佛石粉13~15份、α-磷酸氢锆0.5~0.7份、纳米氧化钛0.5~0.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菌纤维45~48份、聚氨基甲酸酯35~40份、低密度聚乙烯24~28份、天然乳胶21~24份、树脂胶2.7~2.9份、硅藻土2.1~2.3份、佛石粉13~15份、α-磷酸氢锆0.5~0.7份、纳米氧化钛0.5~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抗菌纤维46份、聚氨基甲酸酯38份、低密度聚乙烯26份、天然乳胶23份、树脂胶2.8份、硅藻土2.2份、佛石粉14份、α-磷酸氢锆0.6份、纳米氧化钛0.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为氧化锌为粉末与聚合物树脂按照1:1的比例融合喷丝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乳胶与所述佛石粉的使用比例为2:1,所述树脂胶与所述硅藻土的比例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和所述佛石粉的粒度均为100~123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氨基甲酸酯、低密度聚乙烯、天然乳胶和树脂胶加热至180~210℃,恒温搅拌20~25min,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与及硅藻土、佛石粉、α-磷酸氢锆以及纳米氧化钛混合,并在200~210℃条件下恒温搅拌20~30min,得混合料浆;
步骤3:将抗菌纤维铺设成网,并经过轧机热压成型,得到抗菌无纺布,将混合料浆喷涂于抗菌无纺布上下两面,使两面的喷涂厚度均为15~18μm,并经过烘干机烘干,得抗菌服用布料;
步骤4:按照规格对抗菌服用布料进行裁剪和缝制,缝制完成后对缝线处进行热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烘干机烘干的温度是210~240℃,所述烘杆机烘干时间为7~10s。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复使用抗菌隔离衣,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对缝线处进行热压,所述热压的温度为600~620℃,热压时间为1~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锦昕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锦昕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