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575.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王杰;王鑫恫;肖锦钊;邵长江;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H02S20/30;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 电动汽车 电池板 垂直 位置 调整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由底座、垂直位置调节装置、安装基体组成;垂直位置调节装置由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传动装置包括减速器、第一推杆装置、第二推杆装置等;减速器由上壳体、下壳体、第一推杆连接轴、第二推杆连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齿轮轴、第四齿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一键、第二键、第三键、第四轴承、第四键、第五轴承、第六轴承组成;当需要调节太阳能电池板在垂直面内的角度时,给电机通电,电机可通过传动装置改变安装基体在垂直面内的角度;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角度的调节,可有效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安全和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技术研发的焦点之一;而由于电池性能的原因,续驶里程和充电速度一直是影响电动汽车普及应用的短板;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受到了各能源相关行业的青睐,如文献《轮毂电机驱动太阳能电动车匹配及经济性分析》(王鑫恫,杨坤,王杰,等.轮毂电机驱动太阳能电动车匹配及经济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20,39(8):1211-1216.)所述,加装太阳能电池后,在NEDC工况,每天平均里程为50km的情况下,整车续驶里程可有效提高20%左右,为此,太阳能电动汽车也受到国内外各大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家的关注;许多汽车制造商通过在汽车车身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用于给动力电池进行辅助充电,从而有效增加了整车续驶里程、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整车的使用成本,例如,2016年,丰田公司开发了太阳能电动汽车“Solar Prius PHV”,该车通过在顶部安装太阳板,有效减少了汽车电池的充电次数,延长了动力电池寿命,降低了整车使用成本。
但是,目前太阳能电动汽车也存在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这一影响其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大多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汽车表面,除了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有限外,太阳光不能长时间垂直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也是造成太阳能转化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该装置可以根据太阳光照射的角度,主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使太阳能板尽可能的与太阳光垂直,以有效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底座、水平位置调节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基体。
所述的底座由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8)、第三侧板(10)、第四侧板(11)和底座底板(13)组成;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8)、第三侧板(10)、第四侧板(11)和底座底板(13)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侧板(1)与第三侧板(10)形状相同;第二侧板(8)与第四侧板(11)的外形相同;与第四侧板前端面(D1)相对第四侧板(11)的后端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左端面(A2)和第三侧板左端面(C2)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前端面(B1)分别与第一侧板(1)的右端面和第三侧板(10)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10)相互平行;第二侧板(8)和第四侧板(11)相互平行;第一侧板前端面(A1)与第二侧板右端面(B2)和第四侧板右端面(D2)共平面;第三侧板(10)的后端面与第二侧板(8)的左端面和第四侧板(11)的左端面共平面;第一侧板(1)的下端面、第二侧板(8)的下端面、第三侧板(10)的下端面、第四侧板(11)的下端面均与底座底板(13)的下端面共平面;第一侧板(1)后端面与底座底板前端面(E1)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前端面(B1)与底座底板(13)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三侧板前端面(C1)与底座底板(13)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四侧板(11)的后端面与底座底板左端面(E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5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