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及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322.4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洪江市安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25 | 分类号: | B60R1/25;B60R11/02;B60S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用后视 监控 系统 小车 | ||
本发明涉及家用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及安装有该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小车。本发明提供的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包括左监视探头、右监视探头、左显示屏、右显示屏和控制模块,所述左监视探头和右监视探头位于车外的车门上或者翼子板上,所述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位于车内的仪表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左监视探头、右监视探头、左显示屏、右显示屏分别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左监视探头用于捕捉左后方的影像信息,所述左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左监视探头的影像信息,所述右监视探头用于捕捉右后方的影像信息,所述右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右监视探头的影像信息。本发明的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可以减少雨水对于视野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及安装有该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小车。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后视镜按安装位置分类,一般包括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其中,内后视镜是为不用太大地变换驾驶中向前的视线即可确认后方情景的镜子,乘用车一般将外后视镜装在车门上,日本国内用车也有将外后视镜装在翼子板上的,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翼子板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
家用轿车在行驶过程中路边停车上下乘客的现象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后方小车速度过快,来不及避开前方小车的突然开车门状况,甚至出现后方小车为了躲避前方小车的开车门行为而出现的紧急刹车或紧急转弯而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又或者是后方行人没有注意到前车的开车门行为,造成行人的误伤状况。尤其是在路况复杂的路段(如弯道较多的路段),开车门所造成的安全性事故会成倍增加。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外后视镜观察侧方来车及行人情况,但由于外后视镜位于车外,驾驶员位于车内,驾驶员需要将头部偏转较大的幅度才能看到外后视镜,同时,驾驶员与外后视镜之间隔着车窗玻璃,车窗玻璃可能影响驾驶员对于外后视镜的观察,此外,当下雨时,车窗玻璃表面的雨水、外后视镜表面的雨水以及车窗玻璃与外后视镜之间的雨雾均会影响驾驶员对于外后视镜的观察。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提供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这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小车。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包括左监视探头、右监视探头、左显示屏、右显示屏和控制模块,所述左监视探头和右监视探头位于车外的车门上或者翼子板上,所述左显示屏和右显示屏位于车内的仪表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左监视探头、右监视探头、左显示屏、右显示屏分别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左监视探头用于捕捉左后方的影像信息,所述左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左监视探头的影像信息,所述右监视探头用于捕捉右后方的影像信息,所述右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右监视探头的影像信息。
作为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监视探头和右监视探头为广角摄像头。
作为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作为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为PLC可编程控制器。
作为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集成设置在轿车的仪表装置上。
作为上述轿车用后视监控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包括左支耳和右支耳,所述左支耳和右支耳设置在车外的车门上或者翼子板上并相对于轿车车身向外伸出,所述左监视探头和右监视探头分别布设在所述左支耳和右支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洪江市安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省洪江市安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