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1916.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8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弘;王欢;李松;张琴;张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污 释放 速率 测定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领域的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实验装置和底泥采样装置;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一缸体,缸体下部位于底部平台以下设有多个储泥槽,储泥槽的大小与底泥采样装置的底部相配套;缸体设有出水和进水的循环水回路;缸体内储泥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水平方向可拉伸及卷起的上层帘幕和下层帘幕;底泥采样装置可垂直插入储泥槽内,泥样采集罐带有活动密封斜底板。其更好地解决目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所存在的问题,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拥有与实验装置配套的底泥采样装置,并注重底泥放置及装置充水过程中对底泥现有层级结构的保护工作,较好地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底泥污染物释放在黑臭水体以及大面积湖泊中占据较大的污染负荷比重。合理评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以及释放速率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为水环境底泥整治措施提供合理有据的意见建议。
但是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工作开展过程中,未重视底泥的层级结构保护、还原工作,采样底泥反复混合搅动,使得实验室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工作中,底泥的沉积层、孔隙层、上覆水层等层级结构被破坏,底泥内部污染物加速释放,底泥释放速率测定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所存在的问题,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其拥有与实验装置配套的底泥采样装置,并注重底泥放置及装置充水过程中对底泥现有层级结构的保护工作,可较好地还原水体实地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测定装置,包括实验装置和底泥采样装置。
实验装置的主体结构为一无盖的缸体,缸体下部设有多个储泥槽,储泥槽的底部形状与底泥采样装置的底部相配套;缸体设有进水和出水的循环水回路;出水孔和进水孔分别位于缸体的顶部两侧;缸体的内部,在储泥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水平方向可拉伸及卷起的上层帘幕和下层帘幕;上层帘幕和下层帘幕可分别卷起置于缸体的缸壁上;
底泥采样装置可垂直插入储泥槽内,底泥采样装置的主体结构为泥样采集罐;泥样采集罐上部密封、底部带有活动密封斜底板;储泥槽内设置相应的斜板从底部托住泥样采集罐;泥样采集罐的立面上设置有多个带有闭水橡皮塞的放水孔;活动密封斜底板可从泥样采集罐的底部斜向拔出或插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出水管上设有流量计,并与调温装置连接;调温装置设有补水口;进水管与进水口连接;进水管上设置输水泵;输水管的一端与调温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进水管连接构成循环水回路。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出水管在出水口处连接出水渐收段,出水渐收段的小端与出水管相连,大端与出水布水孔板顶部相连,出水布水孔板为多孔板结构,背部固定于缸体内壁上,孔口指向缸体内部,出水布水孔板布置在上层帘幕的上部;进水管在进水口处连接进水渐扩段,进水渐扩段的小端与进水管连接;进水渐扩段的大端与进水布水孔板顶部相连,进水布水孔板为多孔板结构,背部固定于缸体内壁上,孔口指向缸体内部,并与出水布水孔板相对;进水布水孔板布置在上层帘幕的上部。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下层帘幕为细网孔结构帘幕;上层帘幕为粗网孔结构帘幕。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上层帘幕和下层帘幕的卷开方向为沿缸体的长边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