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梯水侵入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246.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国;孙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申嘉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东街道城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水侵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梯水侵入监测系统,监测系统设有水监测传感器,当水监测传感器的探测脚浸水后阻抗发生变化,通过集成芯片对该变化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比较,并输出高电平变化信号至轿内指令板最高层内选端口,由程序控制器驱动输出继电器动作;所述监测系统设置控制器一端连接语音报警模块,另一端连接语音报警模块或门机控制器开门信号输入端口,在测到水侵入信号后做出相应动作。本发明最大程度降低进水对电梯造成的损毁概率,当监测到水侵入电梯,控制电梯自动驶往上端站,有效降低电梯设备损坏概率和人员触电风险,避免人身财产损失,实现早提示、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梯水侵入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种种电梯“泡水”引发的投诉和纠纷,充分印证了电梯设置水侵入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现实生活中,电梯水侵入的常见类型及后果:
(1)机房(机器设备间)进水机房楼顶板渗、漏水,在特定位置时水侵入控制柜、驱动主机、限速器及曳引绳、曳引轮槽,导致印板和电动机烧毁、曳引绳和限速器锈蚀、曳引能力降低等。顶层排水不畅、门窗未关闭等导致的雨水侵入机房,造成控制柜烧毁。
(2)层站进水清洗侯梯厅、居民住宅水管爆裂、候梯厅内的消防水管误打开、暴雨时侯梯厅内的窗户未关闭等导致的水侵入电梯井道。当电梯轿厢在进水所在楼层以下时,水有可能进入布置在轿顶的电气装置(如门机控制器、轿顶分线盒内的印板等),造成电气装置烧毁。同时,水也有可能进入层门装置,导致传动钢丝绳锈蚀、层门挂轮和偏心轮加速老化、层门电气连锁短路或对地导通。
(3)底坑进水暴雨时楼宇排水不畅、任何层站的进水、来自底坑附近的渗漏水等导致的底坑进水。底坑内的水,视积水高度,有可能造成液压缓冲器、张紧轮、下极限、底坑停止装置等电气安全装置失效。同时,对于下置式的反绳轮,及限速器钢丝绳,极易导致轴承、钢丝绳锈蚀。
(4)井道壁渗、漏水对于井道壁渗、漏水,水有可能侵入安装在井道内的控制柜、驱动主机、限速器,有可能进入层门装置,有可能进入布置在轿顶的电气装置。其导致的后果如(1)、(2)、(3)所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水侵入监测系统,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电梯水侵入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设有水监测传感器,当水监测传感器的探测脚浸水后阻抗发生变化,通过集成芯片对该变化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比较,并输出高电平变化信号至轿内指令板最高层内选端口,由程序控制器驱动输出继电器动作;所述监测系统设置控制器一端连接语音报警模块,另一端连接语音报警模块或门机控制器开门信号输入端口,在测到水侵入信号后做出相应动作。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监测传感器采用铜镁合金探测脚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印板,经一体化全密封防水处理。
更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系统设有复位开关,当水侵入监测系统误动作或者维修人员需要上轿顶时,可触发控制器14、15端口外接的复位开关,使水侵入监测系统退出动作状态。
更进一步的,当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默纳克3000+等系统时,所述水侵入监测系统控制器的10、11端口接至轿内指令板最高层内选端口或按钮;所述控制器的3、5端口接至轿顶通信板故障输入端口,其12、 13端口接至所述语音报警模块。
更进一步的,当电梯检测到水侵入信号后,最高层内选信号自动登记,电梯迅速驶往上端站,同时,电梯因得到控制器延时输出的故障信号,在停靠上端站后自动退出正常服务,过程中,语音报警模块全程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申嘉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申嘉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