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537.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豪;徐晙源;尹振暻;李重汉;尹美慧;崔昇禹;崔光奭;裴中浩;孙榛旿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李英艳;玉昌峰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包括 二次 电池 | ||
一种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含硼氧化物存在的涂层的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使包含含硼氧化物存在的涂层的锂复合氧化物中镍的摩尔比(molar ratio)和由具有R‑3m空间群的六方晶格定义的XRD峰中的(104)峰的半峰全宽(FWHM;度(deg.),2θ)形成预定相关关系以具有改善的寿命和容量特性的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含硼氧化物存在的涂层的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使包含含硼氧化物存在的涂层的锂复合氧化物中镍的摩尔比(molar ratio)和由具有R-3m空间群的六方晶格定义的XRD峰中的(104)峰的半峰全宽(FWHM;度(deg.),2θ)形成预定相关关系以具有改善的寿命和容量特性的锂复合氧化物及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利用正极和负极的能够电化学反应的物质来存储电力。这样的电池的代表性实例为在正极和负极的锂离子的嵌入/脱嵌过程中由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的变化存储电能的锂二次电池。
上述锂二次电池使用可逆地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并在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填充有机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液来制成。
作为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已经使用锂复合氧化物,例如,正在研究LiCoO2、LiMN2O4、LiNiO2、LiMnO2等的复合氧化物。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尽管广泛使用具有优异寿命和充放电效率的LiCoO2,但是上述材料由于用作原料的钴的资源有限而价格高,因此在价格竞争性方面具有局限性。
LiMnO2、LiMN2O4等锂锰氧化物虽然具有热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存在容量小,高温特性不好等问题。另外,LiNiO2系正极活性材料虽然具有高放电容量的电池特性,但因锂和过渡金属之间的阳离子混排(cation mixing)问题,合成非常难,随之在率(rate)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另外,根据上述阳离子混合的深化程度,产生大量的锂副产物,而因大部分锂副产物由LiOH及Li2CO3的化合物构成,从而存在在制造正极浆料时发生凝胶(gel)化的问题和制造电极之后,随着充放电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问题。残留Li2CO3通过增加电池的膨胀现象,不仅减少循环,而且会导致电池的膨胀。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对具有镍含量为60%以上的富镍正极活性材料作为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需求开始增加。然而,尽管上述富镍正极活性材料表现出高容量特性,但存在以下问题:随着正极活性材料中的镍含量增加,由于锂/镍阳离子混合而引起结构不稳定性。这种结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由于微裂纹(micro-crack)引起的内部粒子的物理断开,或者可能导致电解质耗尽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锂二次电池不仅在高温下而且在室温下也会迅速劣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锂二次电池市场中,电动汽车用锂二次电池的成长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而锂二次电池中使用的正极活性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以往从确保安全性的观点上主要使用利用LFP的锂二次电池,但是近来,与LFP相比,具有每单位重量能量容量大的镍基锂复合氧化物的使用得到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未经艾可普罗BM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