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梁翻转定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703.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马小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定位 装置 | ||
一种纵梁翻转定位装置,包括输送辊组、设置于输送辊组一侧的翻转机构、设置于翻转机构另一侧的微调辊组;输送辊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检测机构,输送辊组的底部设置有提升移动机构,提升移动机构用于将输送辊组上停止移动后的纵梁移动至翻转机构上;微调辊组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和卡位机构,卡位机构与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共同配合使用,用于确定纵梁的最终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能够对冲压完成以后的纵梁,进行翻转、定位,替代原有采用人工进行纵梁翻转的操作方式,降低了操作危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转定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梁翻转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
冲压完成以后的纵梁,需要运输至开孔装置附近进行开孔,此时多采用运输小车进行运输。槽型结构的纵梁,冲压完成,往运输小车的承载面上放置的时候,多采用相对设置的方式进行放置,减少空间占用,传统的,采用人工进行放置,一正一反放置,后期部分企业采用机械手进行纵梁放置,但需要放置反向纵梁的时候,机械手无法进行翻转,也需要人工去进行纵梁翻转,费时费力,而且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
因此,亟需一种省时省力、结构简单的纵梁翻转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梁翻转定位装置,其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能够对冲压完成以后的纵梁,进行翻转、定位,替代原有采用人工进行纵梁翻转的操作方式,降低了操作危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纵梁翻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一侧的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另一侧的微调辊组;
所述输送辊组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检测机构,所述输送辊组的底部设置有提升移动机构,所述提升移动机构用于将所述输送辊组上停止移动后的纵梁移动至所述翻转机构上;
所述微调辊组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和卡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检测机构共同配合使用,用于确定纵梁的最终位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第一机架和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的若干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与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第一机架沿纵梁运动方向等距设置为第一定位区、第二定位区和第三定位区,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区、所述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三定位区的所述第一机架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
所述第一定位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发射端和与所述第一红外发射端配合使用的第一红外接收端。
优选的,所述提升移动机构为两个,两所述提升移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区与所述第二定位区之间,和所述第二定位区与所述第三定位区之间。
优选的,所述提升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通过伺服电机动力驱动的滚轮,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提升板。
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架,所述翻转机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位于靠近所述输送辊组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板位于靠近所述微调辊组的一侧,所述第一翻板与第一气缸铰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翻转机架铰接,所述第二翻板与所述第二气缸铰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翻转机架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靠近所述输送辊组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阻挡部,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气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兴业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