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绿化的雨水蓄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519.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申世广;李雨薇;张佩瑶;吴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14;A01G25/02;B01D3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赵艳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绿化 雨水 集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的雨水蓄集装置,包括收集筒、储存筒、浇灌管与喷灌头,收集筒将过滤后的雨水流入到储存筒储存,储存筒中的雨水经过浇灌管与喷灌头喷出,收集筒的开口处插接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下方的收集筒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左右两段表面均开设有导流孔,支撑座中心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支撑横杆与支撑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固接有筛网,筛网与收集筒的内腔侧壁相转动连接,收集筒的左侧壁开设有出渣口,收集筒的右侧与储存筒的左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本发明设计结构合理,能够对落叶与杂质进行自动的清理,降低装置中管道堵塞的可能,同时也能够对雨水加以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蓄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的雨水蓄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固定区域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园林,园林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周边环境,能够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设计雨水收集装置,利用雨水收集装置来收集雨水,从而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
现有专利号为CN 206646577 U公开的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围绕在园林树木主干上的套筒、安装于套筒上的折叠式伞状收集器、位于折叠式伞状收集器下方且用于存储折叠式伞状收集器收集的雨水的蓄水箱;折叠式伞状收集器包括滑动套设在套筒圆周表面的套环、通过连杆与所示套环连接的伞状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环和伞状部铰接;蓄水箱的底部通过支撑管插接于园林树木主干周围的土壤中,利用折叠式伞状收集器收集的雨水存储在蓄水箱中,通过支撑管将蓄水箱内储存的雨水排入到园林树木周围的土壤中,更好地对园林树木进行浇灌,方便了园林的灌溉又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但是,申请人认为上述申请中的雨水收集装置不能够对落叶与杂质进行自动的清理,长时间收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装置中管道堵塞的可能,从而影响了雨水的收集,且收集的雨水不能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的雨水蓄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绿化的雨水蓄集装置,包括收集筒、储存筒、浇灌管与喷灌头,所述收集筒将过滤后的雨水流入到储存筒储存,所述储存筒中的雨水经过浇灌管与喷灌头喷出,完成浇灌,所述收集筒的开口处插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下方的收集筒的内腔插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左右两段表面均开设有导流孔,所述支撑座中心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横杆相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杆与支撑座之间的转动轴上固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收集筒的内腔侧壁相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筒的左侧壁开设有出渣口,所述收集筒的右侧与储存筒的左侧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储存筒的左侧壁中心处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储存筒的左侧壁底部连接有循环管,且循环管与增压泵连接,所述循环管的顶部连通有喷头,且喷头位于筛网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收集筒的内腔左右侧壁之间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与支撑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这样支撑横杆与支撑座拆卸与安装,同时也对支撑横杆与支撑座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收集筒的内腔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与限位槽相交,所述筛网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与转动槽相配合的转动块,所述筛网呈倒漏斗状设置,这样便于筛网的限位转动,同时也能够树叶与杂质从筛网上滑落,提高了装置的除杂功能,从而降低了装置中管道堵塞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宽度小于限位槽的宽度,且筛网两端与支撑座两端之间的距离和转动槽与限位槽底部之间的间距相同,这样能够便于转动块与转动槽准确的对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呈倒V字状结构设置,这样能够便于雨水的下落,对收集的雨水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储存筒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透明窗口,这样能够准确直观的掌握储存筒中雨水的储存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