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拥堵预判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308.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严英;甘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1/04;B60R1/00;G06K9/00;G06N3/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安卫静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拥堵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道路拥堵预判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车辆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驱动杆、测距传感器、双目摄像头和保护壳;
所述驱动杆由可伸缩的驱动杆内管和不可伸缩的驱动杆外管组成;其中,所述驱动杆外管固定于所述保护壳中;所述驱动杆内管设置在所述驱动杆外管内;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杆内管的顶部;所述双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测距传感器的下方;
所述驱动杆用于将所述测距传感器和双目摄像头设置在高于车辆驾驶员视野的位置;
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装置周围是否有障碍物;
所述双目摄像头用于识别道路拥堵状况;
所述保护壳用于对所述驱动杆、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双目摄像头进行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为电动芯轴驱动杆;所述电动芯轴驱动杆通过内置的电机和齿轮组驱动螺纹主轴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螺纹主轴设置在所述驱动杆内管中;所述螺纹主轴在所述驱动杆外管的内侧设置的螺纹螺母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内管还包括内管弹簧,所述内管弹簧用于所述驱动杆内管的弹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包含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所述激光雷达用于探测所述车辆在水平方向上的障碍物;所述超声波雷达用于探测所述车辆上方的障碍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前机盖、车顶或者后备箱盖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关的保护盖,当所述驱动杆内管完全缩回到所述驱动杆外管时所述保护盖关闭。
7.一种道路拥堵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显示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装置;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相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道路拥堵数据;还用于对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的驱动杆的高度进行控制;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道路拥堵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车辆内置的车机屏幕;所述道路拥堵数据通过车辆内置的扬声器进行播放。
9.一种道路拥堵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中的双目摄像头,获取道路交通图像数据;
将所述道路交通图像数据输入至预设的道路拥堵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输出所述道路的拥堵数据;其中,所述道路拥堵分析模型用于识别所述道路中的拥堵物体以及所述拥堵物体与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之间的距离;所述拥堵数据包括道路拥堵原因以及拥堵位置;
将所述拥堵数据中的所述道路拥堵原因和所述拥堵位置通过所述道路拥堵预判系统的显示屏进行显示,完成所述道路的预判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拥堵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道路交通图像数据输入至预设的道路拥堵分析模型中进行分析,输出所述道路的拥堵数据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道路拥堵分析模型,判断所述道路中是否包含拥堵物体;其中所述拥堵物体包括:故障三角牌、道路施工警示牌以及开启双闪的故障车辆;
若所述道路中包含拥堵物体,则利用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中测距传感器确定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与所述拥堵物体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关系;并将所述横向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所述拥堵物体作为所述道路的拥堵数据;
若所述道路中不包含拥堵物体,则利用所述道路拥堵分析模型实时计算所述道路的车流量;当所述道路的车流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道路中的车辆聚集区域,获取所述车辆聚集区域与所述道路拥堵预判装置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关系,并将所述横向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所述车辆聚集区域作为所述道路的拥堵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3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废旧轮胎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针剂柜智能存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