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6989.3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王彦涛;尹怀秀;单海燕;刘娜;孙增宝;徐本敏;刘晓凯;杨德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环球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林琪超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管片 模具 端侧模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端模开合结构和侧模开合结构相同,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上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端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端模支腿配合能完成端模的自动开合,侧模开合结构、旋转支座结构和侧模支腿配合能完成侧模的自动开合,真正实现了端模和侧模的自动开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片模具端侧模开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管片模具,端模均为铰接旋转式开合,侧模分为水平平移式开合和铰接旋转式开合。侧模铰接旋转式开合结构,采用螺杆正反转进行驱动,手动旋转螺杆操作缓慢、不平稳,现在大多数企业采用电动或气动扳手进行操作,开合模时冲击较大,对模具损伤较大;端模开合也采用螺杆驱动,与侧模铰接旋转开合存在同样的缺点,而且由于端模的空间位置,开合操作时需要蹲下操作,尤其是带盖板的模具,操作空间受限,操作非常不便;平移式侧模开合大多数是没有驱动装置的,靠人工推拉开合,开模时由于平移机构的阻力、混凝土与模具粘连等因素,造成开模费力,严重时需要撬棍开模,合模时容易出现用力过猛造成侧模与底盘、侧模与端模碰撞损伤。
现有的模具开合方式,不管是手动还是电动、气动,都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依附人力,管片产能比较大的时候,增加了人工的工作操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因为人工的力量等有差别,容易造成人为的误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管片模具开合方式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管片模具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底模,底模的前后端均横向的设置有端模,端模上设置有端模支腿,底模左右侧均纵向的设置有侧模,侧模上设置有侧模支腿,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所述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
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
侧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座的侧部。
优选地,端模支腿的底端铰接在底盘上,连杆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和驱动板组件,连接板组件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板组件铰接,驱动板组件的中部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
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左右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驱动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两个驱动板连接在一起,驱动板的中部弯折,两个驱动板的中部弯折处与支撑座铰接,两个驱动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轴,端模开合结构位于驱动轴的下方。
优选地,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卡座上移,第一卡座的U型卡槽能卡在驱动轴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卡座带动驱动轴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组件绕支撑座转动,通过连接板组件带动端模支腿转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座结构包括支座,支座的上部与侧模支腿的下部固定连接,支座上铰接有铰链座,铰链座固定在底模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轴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环球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环球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