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测距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6479.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智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3B71/06;G01S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测距 坐位 体前屈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测距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包括座板和智能检测组件,所述座板一端设有用于限制被检测者脚位置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顶部平行于座板设置用于引导被测试者手掌定向移动的导向杆,所述智能检测组件位于导向杆远离座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槽。该装置在满足激光自动智能测距、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设计方案,省去了挡板、滑道等复杂的辅助设备,制造成本更低,使用更加便捷,省去了对挡板等机械结构的维护与保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体素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体体育素质检测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激光测距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坐位体前屈(Sit And Reach)是大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目前常用的坐位体前屈检测设备是采用激光取标尺的方式实现数据的读取,标尺上设有刻度,然后通过激光检测读取标尺上的刻度实现度数,一般标尺上右明暗交替出现的刻度线,数据显示屏幕显示移动的距离,需要监考老师的现场记录,凡是有人工参与的地方,就会出现人为错误出现的概率,再就是整个过程比较缓慢,测试前先将有效证件给监考老师,老师核对后才让学生进行测试,效率低下。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9464572U,名称为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及基于物联网的坐位体前屈测试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包括坐垫及测试电路,坐垫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脚踏板,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平行于坐垫的测量杆,测量杆上设置有可移动手推板,测量杆上设置有显示屏;测试电路包括提示灯、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脉冲输入模块、实时时钟模块、通讯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上述显示屏及按键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单片机进行通讯;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基于物联网的坐位体前屈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得出更准确的坐位体前屈测试数据以及能够将测试数据快速上传到物联网云平台,结构依然相对复杂,需要设置测量杆、手推板、显示屏等机械构件,凡是设置过多的机械构件,就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比如需要保证推板的顺滑性,需要定期保养涂抹润滑油等,另外增加的辅助设备就意味着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激光测距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该装置在满足激光自动智能测距、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设计方案,省去了手推板、测量杆等复杂的辅助设备,制造成本更低,使用更加便捷,省去了后期对机械结构的维护与保养,使用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激光测距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包括座板和智能检测组件,所述座板一端设有用于限制被检测者脚位置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顶部平行于座板设置用于引导被测试者手掌定向移动的导向杆,所述智能检测组件位于导向杆远离座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不少于两个导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与限位挡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或者导向杆与限位挡板之间为可调节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检测组件包括集成盒体,所述集成盒体与导向杆临近的一侧设有与智能检测组件电连接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发射的激光脉冲的方向平行于导向杆。
作为优选,所述集成盒体为矩形,所述集成盒体外形尺寸大于导向杆的外形尺寸,所述集成盒体顶部与导向杆顶部形成台阶立面,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台阶立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发送的激光脉冲下边缘的位置高度位于被检测者手指放在导向槽上后指尖上表面的高度以下位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位于导向杆远离集成盒体一端,且与智能检测组件电连接的红外感应传感器,位于限位挡板上与智能检测组件电连接的光感应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智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智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