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连接机构用可调节式中部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5981.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梅 |
主分类号: | F16D3/80 | 分类号: | F16D3/80;F16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40549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连接 机构 调节 中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连接机构用可调节式中部连接装置,包括主空心外壳,所述主空心外壳的一端安装一驱动轴连接法兰盘,所述主空心外壳内部中心设有主伸缩空间,所述主伸缩空间在位于驱动轴连接法兰盘一侧的端面设有限位空间。本发明利用液压原理对旋转中心进行驱动,实现伸缩功能,所以驱动角度更加符合驱动部位,降低驱动损耗,提高驱动强度,并且,该装置用于提供旋转传递的部位为环形阵列的驱动杆,驱动杆和驱动部位之间为可滚动式接触,两者之间的单个接触面为线形接触,所以在进行驱动时,由于接触部位的面积降低,使得用于伸缩部件的驱动强度降低,能够更加轻松的实现伸缩工作,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部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连接机构用可调节式中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连接为中部连接装置,现有的技术对中部连接装置进行伸缩调节时,比较困难,因为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旋转时,两者之间由于从动轴所驱动的机构,会使得两者之间存在旋转阻力,该阻力会导致伸缩困难增大,所以很难进行伸缩套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机构用可调节式中部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连接机构用可调节式中部连接装置,包括主空心外壳,所述主空心外壳的一端安装一驱动轴连接法兰盘,所述主空心外壳内部中心设有主伸缩空间,所述主伸缩空间在位于驱动轴连接法兰盘一侧的端面设有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的侧面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的主通液孔,所述主空心外壳的侧面设有一环形部件安装槽,所述主通液孔的端部与环形部件安装槽的端部连通,所述环形部件安装槽的内部密封式安装一可旋转的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所述主空心外壳的侧面安装一环形阵列式滚轮抵触机构,所述主伸缩空间的内部安放一主活塞板,所述主活塞板的一端中心安装一主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的杆体贯穿所述主空心外壳的另一端面中心结构,所述主伸缩杆在位于主伸缩空间内部的杆体上套接一压缩的主螺旋弹簧,所述主伸缩杆在位于外部的一端通过主连接板安装一主旋转板,所述主旋转板在连接端面的边缘安装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环形阵列式滚轮抵触机构、且驱动杆在贯穿杆体的端部安装一主限位板,所述主旋转板的另一端面中心安装一从动轴连接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包括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外壳、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安装孔、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液体流动空间、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液体流动孔、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管道连接端口、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圈安装槽、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高压密封圈、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孔和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外壳的纵向中心设有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安装孔,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外壳的横向中心设有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液体流动空间,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液体流动空间的上、下部位分别设有一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圈安装槽,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环形液体流动空间的一侧设有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液体流动孔,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液体流动孔的端部设有连通外界空间的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管道连接端口,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圈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高压密封圈,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高压密封圈的中心设有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孔,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安装孔的两端均安装一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轴承的内环直径小于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安装孔的直径,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轴承的内环直径大于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密封孔的结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安装孔套接在环形部件安装槽的侧面,且所述旋转安装式静止注入机构用轴承的内环安装在环形部件安装槽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梅,未经李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清洗杀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新霉素产量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