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寒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5551.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季忠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华银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K13/02;C08K3/26;C08K3/22;C08K5/5399;H01B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22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寒 聚氯乙烯 电缆 护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寒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所述护套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0‑50份、聚乙烯蜡1‑3份、重质碳酸钙10‑20份、三氧化二锑1‑3份、增塑剂20‑40份、稳定剂10‑1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的聚合度大于2500;上述增塑剂与上述六甲基磷酰三胺的重量比为5:1‑10:1。本发明通过对聚氯乙烯的聚合度进行选择,使得聚氯乙烯链段增长,链间范德华引力及缠绕程度增加,提高了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耐寒性;同时,引入六甲基磷酰三胺物质,并通过调节六甲基磷酰三胺和耐寒增塑剂的含量比例,使得耐寒增塑剂的凝固点大幅下降,有效提高了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耐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寒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
背景技术
电缆包括导体和套设在导体上的护套,护套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起到绝缘和防护的作用。常用电缆护套绝缘材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树脂,添加增塑剂、稳定剂以及加工助剂,经专用混炼装置加工而成。虽然聚氯乙烯电缆料基本能够满足绝缘和防护的需求,但是在我国北方及西部等高寒地区,冬季温度低、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如新疆最低温度-40℃,宁夏最低温度-33℃,局部地区最低温度达到-44.8℃,这些地区的电缆低温性能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户外敷设的电缆,必须能够承受-30℃、-40℃或-50℃的低温,否则电缆外护套就可能在低温下脆化破裂,从而严重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而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生产的电缆只能保证在-15℃下正常使用。近年来,众多客户在电缆的技术协议中增添耐寒要求。客户在电缆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电缆须具备,耐寒指标应满足最低运行温度-50℃,并且在温度不低于-15℃时无需预热即敷设安装。由此可见,客户对耐寒类电缆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耐寒增塑剂的用量,以达到改良其耐寒性能的目的。但是,增塑剂的用量增加后,由于增塑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差,造成增塑剂容易在护套料内发生迁移,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并不能显著提高护套料的耐寒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耐寒性能差的问题,通过结合聚氯乙烯的分子量控制及降低增塑剂凝固点的方法,提高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耐寒性能,以拓宽聚氯乙烯电缆的使用范围,延长聚氯乙烯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寒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所述耐寒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0-50份、聚乙烯蜡1-3份、重质碳酸钙10-20份、三氧化二锑1-3份、增塑剂20-40份、稳定剂10-15份。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的聚合度大于2500。
进一步地,为提高聚氯乙烯的结晶度和类交联结构,同时增大分子量,使得分子间范德华力增加而获得优异的耐寒性,上述聚氯乙烯的聚合度大于2500且小于4000。
进一步地,为提高聚氯乙烯的耐寒性,上述增塑剂为N,N-二取代脂肪酸酰胺、环烷二羧酸酯、氯甲氧基脂肪酸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壬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硬脂酸丁酯、LHAT酸一二甘醇一二一2一乙基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为降低增塑剂的凝固点以提高增塑剂的耐寒效果,所述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原料还包括六甲基磷酰三胺。
更优选地,为平衡聚氯乙烯电缆的耐寒性与其他应用性能,上述增塑剂与上述六甲基磷酰三胺的重量比为5:1-10:1;最优选地,上述增塑剂与上述六甲基磷酰三胺的重量比为6: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聚氯乙烯的聚合度进行选择,使得聚氯乙烯链段增长,链间范德华引力及缠绕程度增加,提高了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耐寒性;同时,引入六甲基磷酰三胺物质,并通过调节六甲基磷酰三胺和耐寒增塑剂的含量比例,使得耐寒增塑剂的凝固点大幅下降,有效提高了聚氯乙烯电缆护套料的耐寒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华银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华银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纽扣抛光后定量打包检测残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缝制组合型GCL缝合防水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