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的单图表展示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835.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慧;翟君;李瑛惠;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4;G06F9/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刘飞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图表 展示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单图表展示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收目标数据,其中,该目标数据包括用于表示父子关系的树状结构数据;自所述树状结构数据中提取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并根据该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生成对应的旭日图;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旭日图上添加视觉影射元素、子图表元素、联结关系元素和变化趋势元素中的至少一项,以形成目标单图表;输出所述目标单图表以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展示。本申请能够以单图表的形式显示海量数据的多维度信息,能够有效提高用户获取可视化信息的效率及便捷性,并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在一个单图表中获取可视化信息的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的单图表展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内在价值的最终呈现手段,它利用各类图表将杂乱的数据有逻辑地、以易于感知的图形符号展现出来,让用户交互地理解数据,洞悉蕴含在数据中的现象和规律,发现问题,并通过解释、提炼、分析、探索,来指导经营决策。数据可视化旨在传达与沟通信息,对于一个可视化展示图表,其大小有限,且用户时间、注意力也有限。如何在短时间内、更有效率地展示更多的信息量,是评估一个可视化产品好坏的重要因素。通过优秀的可视表达,可以实现快速揭示客观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人们对数据的理解,提高完成某些任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数据的展示方式通常为在二维平面画三维图表来达到展示多一维度数据的效果,但由于二维平面对三维的表达受其自身条件限制,立体图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错误表达和理解,因此并不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单图显示,另外,现有的数据的展示方式还可以应用二维图表,但往往一张图表不足以展示所有的数据信息,用户只能关注到重点的几个指标,或者需要整合多张图表才能传达完整的信息,大大影响了海量数据的获取效率,若将二维图表替换为旭日图,则还是有其局限性,如:表现不了数据的变化趋势;除了层级关系,难以体现不同扇形间数据的其它关联关系;除了占比无法对比数据项的其他数值关系。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种现有的数据展示方式,均存在由于无法用一张图表显示海量数据的多维度信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用户获取信息效率以及信息全面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的单图表展示方法及装置,能够以单图表的形式显示海量数据的多维度信息,能够有效提高用户获取可视化信息的效率及便捷性,并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在一个单图表中获取可视化信息的全面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的单图表展示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数据,其中,该目标数据包括用于表示父子关系的树状结构数据;
自所述树状结构数据中提取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并根据该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生成对应的旭日图;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旭日图上添加视觉影射元素、子图表元素、联结关系元素和变化趋势元素中的至少一项,以形成目标单图表;
输出所述目标单图表以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自所述树状结构数据中提取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并根据该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生成对应的旭日图,包括:
自所述树状结构数据中提取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的层级关系,得到对应的所述关联数据;
以及,自所述树状结构数据中提取相同类型的数据中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对应的所述比例数据;
应用所述关联数据和比例数据生成对应的旭日图。
进一步地,所述旭日图包括:中心饼图和依次环设在中心饼图之外的多个圆环图,所述中心饼图和各个所述圆环图分别用于显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之间的层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