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228.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徐夏凡;陈六彪;郭嘉;季伟;顾开选;崔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D16/00 | 分类号: | F25D16/00;F25D17/02;F25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深冷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低温处理系统及方法。低温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放置有被冷却物,在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设置有蓄冷材料,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与位于壳体的外部的制冷机连接,换热器位于被冷却物的第三侧;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换热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当制冷机制备冷量时,冷量能够储存于蓄冷材料中,还能够实现对被冷却物的冷却降温。当处于峰电价格时期时,将制冷机关闭,使用蓄冷材料中储存的冷量对被冷却物进行冷却。进而实现了谷电时蓄冷、峰电时用冷的使用需求,降低了该低温处理系统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温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深冷处理技术(如金属材料的冷处理、食品的低温速冻等)通常利用制冷机对物料进行低温处理,以改善物料的性能(比如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食品的贮存时间)。深冷处理过程中,工作气体通常以不高于物料处理温度的温度排向环境,从而存在着大量的冷量损耗。
针对上述冷量损耗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利用相变材料对制冷机提供的冷量进行回收。在制冷机运行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需要调整功率大小或选择开关机,这就造成了制冷成本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温处理系统,将冷量及时储存,并可在用峰电价格时期充分地利用冷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处理系统,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放置有被冷却物,在所述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设置有蓄冷材料,所述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三侧与第四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的制冷机连接,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被冷却物的第三侧;
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温处理系统,针对现有低温处理装置不能完全回收冷量,以及冷量回收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冷量可循环利用的低温处理系统。通过在壳体内设置被冷却物以及蓄冷材料,并在壳体内与被冷却物对应的位置所设置换热器、风机,当制冷机制备冷量时,换热器将制冷机的冷量与冷却介质进行充分热交换,随着风机的转动送风,冷量在壳体内能够储存于蓄冷材料中,同时还能够实现对被冷却物的冷却降温。当处于峰电价格时期时,只需将制冷机关闭,即可使用蓄冷材料中储存的冷量对被冷却物进行冷却。进而实现了谷电时蓄冷、峰电时用冷的使用需求,保证了被冷却物能够实时处于被冷却的状态,极大降低了冷量的消耗量,同时也降低了该低温处理系统的能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器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水平方向上,所述风机的轴线与所述换热器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驱动件通过传动轴与所述风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被冷却物与所述蓄冷材料之间设置有隔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制冷机与所述换热器连通的进液管路上设有进液阀,所述制冷机与所述换热器连通的出液管路上设有出液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壳连接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气管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与所述被冷却物的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对应的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