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及热吸收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3342.5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友;吴晓强;乌兰;单晓敏;边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40/44;H02S40/22;F24S30/45;F22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02800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光 太阳能 发电 吸收 系统 | ||
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及热吸收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追踪光伏发电装置、余热吸收装置、蒸汽发电装置和储水箱,太阳追踪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余热吸收装置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余热吸收装置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箱连接,余热吸收装置通过蒸汽管与蒸汽发电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阳光方向传感组件,配合伺服控制系统,可以时刻将凸透镜片正对准太阳,提高太阳光利用效率,对不同地区的环境适应性好;由于采用凸透镜的光汇聚发电方案,使用面积较小的太阳能电池即可达到高效的发电效率,同时可以产生大量余热;与太阳能电池板一体集成式的余热回收装置,使用导热管高效导热,可保护光伏发电组件,同时实现余热发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及热吸收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倾斜放置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纬度设置不同的倾斜角度,在一天当中太阳光只有很短时间才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这样就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的效率较低;另外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电转换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热量都自然散发到空气当中了,也造成较多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能利用率高、并对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量充分利用的聚光太阳能发电及热吸收发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及热吸收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追踪光伏发电装置、余热吸收装置、蒸汽发电装置和储水箱,太阳追踪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余热吸收装置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余热吸收装置通过进水管与储水箱连接,余热吸收装置通过蒸汽管与蒸汽发电装置连接。
太阳追踪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笼式支撑架和竖向设置的筒体底座,筒体底座外侧部设有伺服系统控制器,筒体底座内设有纵向伺服电机,纵向伺服电机的主轴垂直朝上并连接有位于筒体底座上方的U型支架,U型支架上沿左右水平方向转动设有一根横轴,U型支架外部设有与横轴同轴传动连接的横向伺服电机,横轴上安装有位于U型支架内部的齿轮,U型支架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两个导向轮,同侧的两个导向轮前后间隔布置,笼式支撑架的外形呈半球形结构,笼式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圆形的凸透镜片,笼式支撑架的外圆设有弧形连接板,笼式支撑架的圆心位于弧形连接板所在的平面上,弧形连接板的外侧边连接有弧形导轨板,弧形连接板和弧形导轨板的横截面为倒T型结构,两个导向轮滚动连接在弧形连接板左侧的弧形导轨板上侧面,另两个导向轮滚动连接在弧形连接板右侧的弧形导轨板上侧面,弧形导轨板的下侧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弧形齿条,齿轮上部与弧形齿条啮合,笼式支撑架的顶部设有阳光方向传感组件,阳光方向传感组件通过信号线与伺服系统控制器连接,伺服系统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分别与纵向伺服电机和横向伺服电机连接;
笼式支撑架内侧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保护框架,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保护框架内,安装板、太阳能电池板和凸透镜片平行布置,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片的聚光后聚光面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迎光面。
阳光方向传感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光信息处理器,光信息处理器上安装四个光传感器,四个光传感器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四个光传感器通过十字板相互隔开,光信息处理器通过输出端口将光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传输给伺服系统控制器。
余热吸收装置包括余热吸收控制器、导热胶垫、铜板、导热管和两个蒸汽产生缸筒,导热胶垫粘接在太阳能电池板下表面,铜板粘接在导热胶垫下表面,导热管沿左右水平方向设有若干条,导热管焊接在铜板下表面,两个蒸汽产生缸筒设置在安装板上并分别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左右两侧,所有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入到同侧的一个蒸汽产生缸筒内部,蒸汽产生缸筒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喷水泵,喷水泵的进口与进水管的出口连接,喷水泵的出口连接有朝向蒸汽产生缸筒内部喷雾的雾化喷头;
余热吸收控制器设置在安装板底面上,蒸汽产生缸筒的外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稳压阀,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头伸入蒸汽产生缸筒内部用以探测蒸汽产生缸筒内部温度,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余热吸收控制器连接,余热吸收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喷水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